16.張之洞認為,實體法和訴訟法的立法順序應該是
A.先有實體法,后有訴訟法
B.先有訴訟法,后有實體法
C.兩者必須同時制定
D.順其自然,不必強求
17.1902年,袁世凱偕同張之洞、劉坤一保薦的修律大臣是沈家本和
A.董康
B.俞廉三
c.楊度
D.伍廷芳
18.“師夷長技以制夷”觀念的提出者是
A.魏源
B.林則徐
c.郭嵩燾
D.康有為
19.《大同書》作為康有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雒形為
A.《孔子改制考》
B.《新學偽經(jīng)考》
C.《春秋董氏學》
D.《實理公法全書》
20.梁啟超在戊戌變法前后主張“隨時創(chuàng)法”,其理論來源是
A.社會契約論
B.進化論
C.春秋公羊說
D.人性論
21.赫胥黎《天演論》的翻譯者是
A.康有為
B.嚴復
C.魏源
D.梁啟超
22.晚清《大清商律草案》的起草者是
A.小河滋次郎
B.松岡義正
c.志田鉀太郎
D.岡田朝太郎
23.晚清聘請日本法律專家小河滋次郎幫助起草的法律草案是
A.《大清監(jiān)獄律草案》
B.《大清民律草案》
c.《大清商律草案》
D.《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草案》
24.晚清禮教派代表人物勞乃宣認為當時的西方法律屬于
A.商法類型
B.軍法類型
C.家法類型
D.憲法類型
25.被晚清禮教派認為“襲西俗財產(chǎn)之制,壞中國名教之防,啟男女平等之風,悖圣賢
修齊之教”的法律是
A.《大清現(xiàn)行刑律》
B.《大清新刑律》
C.《刑事民事訴訟法》
D.《大清民律草案》
26.“事變愈多,法理愈密,然大要總不外情理二字”,這句話出自
A.沈家本
B.張之洞
C.勞乃宣
D.康有為
27.“一切軍國庶政,悉歸革命黨黨員負完全責任”,該觀點出自
A.《建國方略》
B.《中國國民黨宣言》
C.《建國大綱》
D.《革命黨總章》
28.國民政府成立后,把廣州政府時代司法黨化推向全國的司法院院長是
A.胡漢民
B.居正
c.梁啟超
D.章太炎
29. 1894年,孫中山創(chuàng)立興中會,提出的口號是,驅(qū)除韃虜,恢復,創(chuàng)立
A.合眾政府
B.共和政府
c.聯(lián)合政府
D.民主政府
30.辛亥革命后,章太炎對自己的“分四權(quán)”理論進行修正,增加了
A.監(jiān)察權(quán)
B.檢察權(quán)
C.教育權(quán)
D.糾察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