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刑事訴訟法
27.級別管轄
28.書證
29.通緝
30.延期審理
四、判斷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31.被害人和自訴人都是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因而享有同樣的訴訟權利。( )
32.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書記員的回避由人民法院院長決定。( )
33.傳來證據不可能是直接證據。( )
34.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有權決定并執(zhí)行拘留。( )
35.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已生效的裁判,如果發(fā)現確有錯誤,都有權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提出抗訴。( )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6.簡要回答立案管轄的劃分依據。
37.簡要回答運用間接證據認定案件事實必須遵循的規(guī)則。
38.偵查行為中的人身檢查應當遵守哪些規(guī)定?
六、論述題(本大題12分)
39.論刑事訴訟中的被害人與被害人的訴訟代理人在訴訟地位和訴訟權利上的異同。
七、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5分)
40.閱讀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被告人馬某,因故意殺人,于2007年2月27日被某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馬某在法定期限內提出了上訴,檢察院沒有抗訴。某高級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了書面審理后,認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馬某故意殺人手段特別惡劣,又無從輕處罰的情節(jié),一審判死緩量刑過輕,遂改判為死刑立即執(zhí)行,并核準執(zhí)行死刑。
該案中哪些做法違反了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