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36.簡述外國人待遇的一般原則。
37.簡述國際法的法律性質(zhì)。
38.簡述國際組織的概念和特征。
39.簡述國家豁免的概念及主要內(nèi)容。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14分)
40.試論《海洋法公約》第11部分關于國際海底區(qū)域開發(fā)制度修改的主要原因及其影響。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l小題,14分)
41.甲國和乙國是兩個相鄰國家。一直以來,兩國之間在大陸架劃界的問題上存在爭議。甲國堅持兩國之間的大陸架邊界應適用與測算各國領海寬度的基線的最近點距離相等的標準來確定。乙國主張應考慮海岸線的長度來確定,雙方多次協(xié)商未果。于是,1994年3月9日,甲國依據(jù)《國際法院規(guī)約》第36條第2款關于強制管轄權的規(guī)定向國際法院遞交了訴訟請求,要求國際法院就兩國大陸架邊界的劃定作出判決。在此之前,雙方?jīng)]有達成任何將爭端提交國際法院解決的協(xié)議。甲國和乙國曾分別于1960年和1968年向國際法院提
交了接受國際法院管轄的聲明。
問題
(1)什么是大陸架?國際實踐關于海岸相鄰或相向國家間大陸架的劃界有哪些原則?
(2)甲、乙兩國采用了哪些方法解決該國際爭端?
(3)國際法院對于甲、乙兩國之間的爭端是否具有管轄權?為什么?
(4)根據(jù)《國際法院規(guī)約》的規(guī)定,國際法院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確定其訴訟管轄權?
(自考真題暫不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