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31.犯罪故意
32.特殊累犯
33.脫逃罪
34.資敵罪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5.簡述緩刑的適用條件。
36.簡述減刑的條件。
37.簡述信用卡詐騙罪的客觀方面的特征。
38.簡述挪用公款罪與貪污罪的區(qū)別。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10分)
39.論述教唆犯的成立條件及其刑事責(zé)任。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40小題10分,第41小題9分,共19分)
40.行為人甲為了調(diào)動工作,用假幣向國家工作人員乙行賄,數(shù)額10萬元,乙不知道其為假幣,收下后順手藏于自家沙發(fā)墊下,外出辦事。當(dāng)晚,丙和丁約定去乙家盜竊,丙在乙家外放風(fēng),丁進(jìn)入乙家盜走該10萬元。事后查明,該10萬元現(xiàn)金全部為假幣。
請分析甲、乙、丙和丁的行為構(gòu)成何罪,并說明理由。
41.某市孫某于2008年6月購買一輛別克牌轎車后,一直無證駕駛。2008年12月18日,其親戚慶壽,孫某喝了很多酒后,于下午4點送其父母至火車站,在返回其住處的途中,在下中心長安路越雙黃線行駛,時速到100.2—102.2公里/小時(該路段限速50公里/小時),與對向正常行駛的長安奔奔轎車相撞,致長安奔奔車上4人死亡,1人重傷。孫某并沒有停車查看和救治受害者,而是繼續(xù)越雙黃線、超速逃逸,后被抓獲。
對孫某的行為應(yīng)該如何定性,請闡述其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