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自考 >> 自考真題 >> 管理類 >> 社會學概論 >> 文章內(nèi)容

排行熱點

  • 歷年真題
  • 模擬試題
  • 自考自答

全國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學概論試題

來源:考試網(wǎng)  [2008年7月17日]  【

全國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社會學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03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第一個提出“社會學”概念并創(chuàng)立社會學,被人們稱為社會學之父的學者是( )
A.孔德 
B.斯賓塞
C.涂爾干 
D.馬克思

2.涂爾干認為,社會學研究的特殊對象是( )
A.社會規(guī)范 
B.社會事實
C.社會制度 
D.社會問題

3.作為社會學學科恢復重建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一開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國自己的社會學的學者是( )
A.嚴復 
B.章太炎
C.費孝通 
D.雷潔瓊

4.以問題表格形式向被調(diào)查者收集相關資料的一種定量研究方法是( )
A.問卷調(diào)查 
B.實地研究
C.深度訪談 
D.定量分析

5.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歸納、分類、比較,進而對某個或某類現(xiàn)象的性質(zhì)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種分析方法是( )
A.問卷調(diào)查 
B.實地研究
C.定量方法 
D.定性方法

6.人們在物質(zhì)生產(chǎn)活動和社會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相互關系的總稱是( )
A.生產(chǎn)關系 
B.交往關系
C.社會關系 
D.群體關系

7.某種文化元素隨同社會交往而擴散,為其他社會所采借和吸收的過程是( )
A.文化傳播 
B.文化采借
C.文化雜交 
D.文化沖突

8.交換理論認為人類的相互交往和社會聯(lián)合是一種相互的交換過程。其創(chuàng)立者是美國社會學家霍曼斯和( )
A.馬克思 
B.雷克斯
C.布勞 
D.帕森斯

9.“生物人”通過社會文化教化,獲得人的社會性,獲得社會生活資格的過程是( )
A.基本社會化 
B.正向社會化
C.重新社會化 
D.反向社會化

10.個人改變以前的知識結(jié)構(gòu)、價值標準和行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會要求和新的形勢需要的知識結(jié)構(gòu)、價值標準和行為模式的過程是( )
A.基本社會化 
B.正向社會化
C.反向社會化 
D.重新社會化

11.用表演和比喻來說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動的理論是( )
A.互動論 
B.交換論
C.擬劇論 
D.理性選擇論

12.按照戈夫曼的觀點,社會互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 )
A.個人選擇 
B.印象管理
C.自我坦白 
D.扮演角色

13.相距122厘米至365厘米以內(nèi)的距離,是( )
A.親密距離 
B.個人距離
C.社會距離 
D.公眾距離

14.在一定的規(guī)則下,行為者為了獲得回報而行動,并獲得回報的社會互動形式是( )
A.合作 
B.學習
C.共享 
D.交換

15.家庭、鄰里、游戲伙伴等屬于( )
A.初級群體 
B.次級群體
C.正式群體 
D.同輩群體

首頁 1 2 3 尾頁
責編:admin

相關文章

鸡西市| 安西县| 绥德县| 兰溪市| 高唐县| 福建省| 镇平县| 武鸣县| 泽州县| 余江县| 延庆县| 达尔| 共和县| 陇西县| 马边| 九寨沟县| 咸宁市| 买车| 衡阳县| 仁怀市| 西畴县| 东丽区| 迭部县| 桦南县| 静海县| 罗田县| 青田县| 浦城县| 天气| 礼泉县| 镇平县| 吉水县| 鄂托克旗| 齐齐哈尔市| 台中市| 威远县| 清流县| 敦煌市| 公主岭市| 呈贡县| 修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