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社會心理康復治療期是戒毒療程的______階段。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8.我國《刑法》第17條規(guī)定:“已滿14周歲不滿______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A.15周歲 B.16周歲
C.17周歲 D.18周歲
9.《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于______起正式施行。
A.1981年 B.1991年
C.2001年 D.2011年
10.我國規(guī)定男性______為勞動年齡人口。
A.18~60周歲 B.18~65周歲
C.16~55周歲 D.16~60周歲
11.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將相對貧困線定為社會平均收入的
A.1/2 B.1/3
C.1/4 D.1/5
12.1995年聯(lián)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______召開。
A.東京 B.華盛頓
C.北京 D.倫敦
13.揭示出農村剩余勞動力從農村流向城市源于對城鄉(xiāng)預期收入的估計的是
A.托達羅模型 B.帕累托模型
C.韋伯模型 D.路易斯·謝麗模型
14.為7~15歲的孤兒和無家可歸的流浪兒童提供一套住所,配備相應的生活設施和專職的保育員,實行開放式管理的救助保護模式是
A.“大房子”救助保護模式 B.家庭寄養(yǎng)模式
C.“類家庭”救助保護模式 D.街頭流動救助模式
15.1978年在《當代社會問題》中將社會問題分為兩大類的是
A.雷洪 B.楊國樞
C.默頓與尼斯貝特 D.葉啟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