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6.簡述OSI參考模型中協(xié)議和服務的概念。
37.簡述M/M/1排隊系統(tǒng)的顧客輸入、排隊和接受服務這三個過程的特征。
38.簡述介質訪問控制方法CSMA/CD的工作原理。
39.簡述樹、支撐樹和最小支撐樹的概念。
40.簡述分組交換在計算機通信網中的應用方式。
四、畫圖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用時間表示法畫出證實型服務原語的相互關系。
42.在題42圖的括號內填入適當的內容,并簡要說明TCP數據的正常傳輸。
43.畫出運輸層用戶拒絕建立運輸連接請求的示意圖。
44.用K方法求圖G(題44圖)的最小支撐樹。
五、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必須詳細寫出計算步驟。
45.某CSMA/CD總線型網絡的數據傳輸速率為100 Mb/s,相距最遠的兩個站點之間的單程傳播時延為5 μs。
求:(1)若線路傳輸時使用曼徹斯特編碼,其時鐘頻率是多少赫茲?
(2)使用此協(xié)議傳輸的最短幀長是多少比特?
46.一個3200bit長的TCP報文傳到IP層,加上160bit的首部后成為數據報。下面的互聯(lián)網由兩個局域網通過路由器連接起來。但第二個局域網所能傳送的最長數據幀中的數據部分只有1200bit,因此數據報在路由器必須進行分片。問第二個局域網向其上層(IP層)要傳送多少比特的數據?
47.在使用連續(xù)ARQ協(xié)議時,采用7比特序號編碼方式,設初始窗口后沿指向序號34,前沿指向序號15。
計算:(1)發(fā)送窗口WT的值;
(2)若繼續(xù)發(fā)送50個數據幀,且接收到50幀應答后,發(fā)送窗口前后沿各指向的序號。
48.設M/M/1排隊系統(tǒng)的λ=2400分組/分,而數據傳輸速率為C=4800比特/秒。該系統(tǒng)的分組平均時延s=0.05秒。
求:(1)分組平均長度;
(2)系統(tǒng)中的平均分組數。考試大收集整理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大自考論壇,考試大自考網校,考試大在線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