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雙代號或單代號網絡計劃中,判別關鍵工作的條件是該工作______最小。
A.自由時差 B.與其緊后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
C.持續(xù)時間 D.總時差
12.工程項目最有效的科學組織方法是
A.平行施工 B.順序施工
C.流水施工 D.依次施工
13.施工過程的連續(xù)性是指施工過程各階段、各工序之間在______具有緊密銜接的特性。
A.時間上 B.空間上
C.工序上 D.階段上
14.當混凝土澆筑高度超過______時,應采取串筒、溜槽或振動串筒下落。
A.2m B.3m
C.4m D.5m
15.下列有關一般抹灰施工順序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室內自下而上 B.室外抹灰自下而上
C.單個房間內抹灰,先地面后頂棚 D.室外抹灰自上而下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6.墻身砌筑高度超過______時應搭設腳手架,腳手架上面堆磚高度不得超過______,同一塊腳手板上操作人員不得超過兩人。
17.裝飾抹灰與一般抹灰的區(qū)別在于兩者有不同的______,一般抹灰的底層起______作用。
18.混凝土澆筑工作應盡可能連續(xù)進行,如須間歇時,應在前層______前,將下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如間歇時間過長,則應按______處理。
19.在網絡圖中,雙代號網絡圖以箭線表示工作,在單代號網絡圖中以______表示工作,箭線表示______。
20.在組織建筑施工時,按一個或幾個單位工程項目組織分約區(qū)、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可以采用順序作業(yè)、______和______三種組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