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游客
2.職業(yè)道德
3.書法
4.文化資源
5.宗教
五、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的打“×”。
1.1996年旅游業(yè)正式列入我國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 )
2.我國少數(shù)民族中,人最少的是分布在西藏自治區(qū)東南部的洛渝地區(qū)及相鄰縣地的珞巴族。
( )
3.銀杏、銀杉、金錢松、臺灣杉、白豆杉和昆蘭樹是裸子植物。( )
4.中國新教的中心在上海。( )
5.在俄羅斯有“每個人都有兩個神靈——左方為兇神,右方為保護神”的說法。( )
6.佛塔、寺院、石窟被稱為是佛教的三大建筑。( )
7.昌化雞血石、青田凍石和房山漢白玉稱為我國三大佳石。( )
8.綠葉紅鑲邊指的是紅茶。( )
9.冬蟲夏草這種中藥材的主產(chǎn)區(qū)是四川。( )
10.印章的起源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 )
六、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1.我國園林建筑有哪些特點?
2.旅游資源有哪些特點?
3.什么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有哪些特點?
七、問答題(本大題10分)
旅游產(chǎn)生的條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