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國家的政體是指( )
A.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和管理形式 B.國家政權掌握在哪個階級手里
C.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 D.行使國家權力的指導思想
12.階級首先是一個( )
A.政治范疇 B.思想范疇
C.經濟范疇 D.社會范疇
13.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的本質是( )
A.管理社會各項公共事務的機關 B.調節(jié)社會各種民事糾紛的機關
C.統(tǒng)治階段壓迫被統(tǒng)治階級的工具 D.保衛(wèi)國家的獨立和領土主權的組織
14.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史的鑰匙是把社會歷史理解為( )
A.社會形態(tài)的演變史 B.生產勞動的發(fā)展史
C.國家政權的更替史 D.思想文化的交流史
15.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交往概念反映的是( )
A.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活動 B.人與人之間發(fā)生的社會關系
C.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D.社會與自然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
16.在自由和必然的關系問題上,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自由是( )
A.人們按照自己的意志創(chuàng)造歷史
B.不受必然性制約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
C.對客觀必然性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D.按照人們共同擬定的計劃從事改造世界的活動
17.勞動過程的三個基本要素是( )
A.勞動者的勞動、勞動對象、勞動者 B.原料、燃料、輔助材料
C.勞動者的勞動、勞動對象、勞動資料 D.勞動者的勞動、工具、廠房
18.商品諸因素中反映人與自然關系的是( )
A.使用價值 B.交換價值
C.價值 D.價格
19.勞動力商品的價值( )
A.是由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價值大小決定的
B.是由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大小決定的
C.是由再生產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價值決定的
D.是由再生產勞動力所必需的具體勞動時間決定的
20.與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成正比關系的因素是( )
A.貨幣流通速度 B.貨幣周轉次數
C.商品價格總額 D.相互抵消的貨幣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