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因素有( )
A.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
B.社會平均勞動熟練程度
C.社會平均勞動強度
D.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水平
E.生產過程的經營管理水平
33.資本主義計時工資與計件工資的關系是( )
A.計時工資是計件工資的基礎
B.計件工資是計時工資的基礎
C.計件工資和計時工資都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
D.計件工資是計時工資的轉化形式
E.計時工資是計件工資的轉化形式
34.社會總產品是通過下列哪些交換實現的?( )
A.第一部類內部的交換
B.第二部類內部的交換
C.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交換
D.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
E.流通部門和消費部門的交換
35.部門之間的競爭會導致( )
A.不同生產部門的利潤率趨于平均化
B.不同生產部門所獲利潤完全相等
C.不同生產部門的超額利潤消失
D.全社會平均利潤總額與剩余價值總額不相等
E.資本從利潤率低的部門轉移到利潤率高的部門
36.資本主義制度下決定土地價格高低的因素有( )
A.剩余價值率
B.平均利潤率
C.利息率
D.地租量
E.土地價值
37.二次大戰(zhàn)前壟斷資本國際化主要是指( )
A.產業(yè)資本國際化
B.借貸資本國際化
C.商業(yè)資本國際化
D.金融資本國際化
E.虛擬資本國際化
38.下列關于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與停滯兩種趨勢,表述正確的有( )
A.兩種趨勢同時并存
B.發(fā)展趨勢始終占上風
C.兩種趨勢交替占優(yōu)勢
D.停滯趨勢始終占上風
E.兩種趨勢共同發(fā)揮作用
39.企業(yè)的活力主要表現在( )
A.產品有競爭力
B.技術有開發(fā)力
C.資產有增值力
D.職工有凝聚力
E.領導班子有團結進取力
40.社會主義經濟效益的特點是( )
A.以滿足人民需要為依據
B.以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為依據
C.符合節(jié)約社會勞動時間的要求
D.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要求
E.宏觀經濟效益與微觀經濟效益相統(tǒng)一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產業(yè)結構的演進趨勢及其表現。
42.簡述固定資本無形磨損及其形成原因。
43.簡述股票價格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44.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需要哪些條件?
45.在我國經濟發(fā)展中,為什么要加強環(huán)境保護、實現生態(tài)平衡?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請任選2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題評分。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為什么說剩余價值規(guī)律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guī)律?
47.產業(yè)資本家為什么要讓渡一部分剩余價值給商業(yè)資本家?
48.試述培育和完善我國現代市場體系的內容和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