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認知學徒制
2.概念同化
3.練習曲線
4.親社會行為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1.簡述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的四個階段。
2.簡述當代建構主義基本理論觀點。
3.專家和新手解決問題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哪里?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1.在概念轉變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闡述行為矯正的原則。
六、知識運用題(本大題16分)
某市對233872名初、高中生(約占總人數(shù)的50%)的調查顯示,每學期曠課在30節(jié)以上的有364人,每學期三次以上夜不歸宿的有392人,在一次性檢查中發(fā)現(xiàn)攜帶管制刀具的有258人,打架斗毆的1479人,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的215人,偷竊、故意損壞財物的有422人,參與或變相的491人,觀看、收聽、淫穢音像制品或讀物的有68人,組織或參加實施不良行為的團伙有52人,不滿16周歲脫離監(jiān)護單獨居住的有1318人,曾被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放任不管、離家出走的有145人,經常出入營業(yè)性舞廳、網吧等娛樂場所的有1200人,曾被教唆、威脅、引誘犯罪的21人。不良行為的中學生占總數(shù)的2.7%,也就是說,100個學生中至少有兩個不良學生。
從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現(xiàn)在學生不良行為比較嚴重,作為一名教師,你應該如何對這些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矯正呢?
(自考真題暫不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