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2年1月自考《小學數(shù)學教學論》試題_第2頁
11.閉路電視最早在教育系統(tǒng)中運用始于( )
A.20世紀60年代 B.19世紀90年代
C.19世紀40年代 D.20世紀20年代
12.探究研討課的基本結構是( )
A.明確教學任務—探究—研討一得出結論一閱讀課本一鞏固練習
B.探究—研討一結論一鞏固
C.探究—假設一論證一結論
D.探究—假設—研討—驗證假設
13.診斷學生在學習中反復出現(xiàn)的、持續(xù)的錯誤及其原因的考評是( )
A.預示性考評 B.總結性考評
C.診斷性考評 D.形成性考評
14.認識了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一位小數(shù)值就擴大10倍,從而想到,如果小數(shù)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shù)值就縮小到它的十分之一,這種思維屬于( )
A.類比 B.聯(lián)想
C.歸納 D.實驗
15.“分數(shù)的分子縮小3倍,分母也縮小3倍,分數(shù)值不變”這一判斷屬于( )
A.復合判斷 B.簡單判斷
C.單稱判斷 D.否定判斷
16.把思維對象的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方面或要素,并對它們分別加以研究、考察的思維方法是( )
A.分析 B.綜合
C.推理 D.歸納
17.素質教育的實質是實施( )
A.獨立性教育 B.創(chuàng)造性教育
C.主體性教育 D.賞識教育
18.長方形與矩形二者的關系屬于( )
A.并列關系 B.對立關系
C.包含關系 D.同一關系
19.要求學生略知圖形的兩個簡單性質,這種教學要求屬于( )
A.直觀認識 B.初步認識
C.認識 D.掌握
20.人的思維力屬于人的( )
A.生理素質 B.心理素質
C.科學文化素質 D.思想道德素質
責編:smile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