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把“按照美的規(guī)律”塑造對象世界說成是自由的人的實踐的一個特征的是
A.馬克思
B.列寧
C.斯大林
D.毛澤東
14.可以幫助兒童感受節(jié)奏、韻律和形體姿態(tài)之美,培養(yǎng)兒童對美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是
A.繪畫
B.音樂
C.舞蹈
D.童話
15.景觀的主要長處在于
A.特色美
B.整體美
C.結構美
D.造型美
16.下列說法由荀子提出來的是
A.“充實之謂美”
B.“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
C.“樂者,德之華也”
D.“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17.在西方,明確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這一命題的是
A.柏拉圖
B.亞里士多德
C.康德
D.黑格爾
18.創(chuàng)造力的靈魂是
A.創(chuàng)造性想像
B.創(chuàng)造性思維
C.觀察力
D.記憶力
19.審美態(tài)度的一個最明顯特征是
A.直覺性
B.超越性
C.專注性
D.非功利性
20.審美感興能力的形成只能發(fā)生在人的
A.嬰幼兒期
B.青少年期
C.學前期
D.學齡期
21.作為一種人的外在的美,它不僅是指著裝、打扮,還包括人的風度、儀容,這里主要說的是
A.語言美
B.儀表美
C.行為美
D.心靈美
22.教師內在審美素養(yǎng)的最高層次是
A.高超的文藝水平
B.豐富的美學知識
C.良好的儀表美
D.健康人格的魅力
23.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教師的
A.形象美
B.教態(tài)美
C.生活審美化
D.人格美
24.強調教師的審美素養(yǎng),就是突出教師素質中的
A.知識結構
B.道德結構
C.情感結構
D.藝術結構
25.下列選項中構成了教師審美素養(yǎng)的專業(yè)基礎的是
A.文化知識素養(yǎng)
B.美學理論素養(yǎng)
C.倫理道德素養(yǎng)
D.科學理論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