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科學方法有四個基本要素:研究對象、物質手段、思維形式和方法、______。
27.科學的活動包括三個基本要素:探索、解釋和______。
28.人腦右半球處理輸入信息的方式是以視覺空間的______。
29.普通教育階段的根本特征是科學知識的繼承性、教學內容的______。
30.自然課的知識內容由4個系統(tǒng)組成:生命科學、地球科學、物理科學、______。
31.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了—個機會,在一個逼真的環(huán)境中去______。
32.目標為“培養(yǎng)批判性思考”的創(chuàng)造探討式科學教學的階段是______。
33.能驅動被評價者的內部活動,增強其工作、學習熱情和信心的評價功能是______。
34.從過程來看,當代科學對自然規(guī)律的認識進展方式是______。
35.在自然科學研究中,調查法可分為實地調查、訪問調查和______。
四、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36.科學精神
37.STS課程
38.評價的鑒定功能
39.駁論論文
40.科技活動中的教練法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改革科學教育課程,課程設計者如何轉變教育思想和課程觀念?
42.如何進行發(fā)現(xiàn)過程的教學?
43.等級評分制的現(xiàn)實作用是什么?
44.小學科技活動中,如何貫徹教育性原則?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試述科學課程中道德教育的內容。
46.試論述青少年發(fā)明創(chuàng)造活動對輔導教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