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預防醫(yī)學(一)(含流行病學)試題
課程代碼:02881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典型的水俁病癥候群為__________等。
2.環(huán)境污染物的直接健康效應包括:__________等。
3.酸雨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__等物質(zhì)能使水的pH值降低而造成。
4.預防醫(yī)學是公共衛(wèi)生措施的__________。
5.必需脂肪酸是指__________。
6.具有__________表現(xiàn)者,可診斷為重度鉛中毒。
7.誤差為__________與__________之差。
8.評價一項篩檢試驗和測量方法的好壞,主要有兩方面的指標,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判斷病因因果關系的標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在臨床試驗過程中應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則。
11.傳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具備三個環(huán)節(jié),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每小題2分,共10分)
1.人體熱能需要與( )有關。
A.基礎代謝、食物特殊動力作用
B.從事活動、基礎代謝
C.從事活動、基礎代謝、食物特殊動力作用
D.從事活動、新陳代謝、食物特殊動力作用
2.進入人體血液中的鉛,約90%與紅細胞結(jié)合,血漿中的鉛由( )和與血漿蛋白結(jié)合鉛兩部分組成。
A.可溶性的磷酸鉛 B.磷酸氫鉛和甘油磷酸鉛
C.不溶性的磷酸鉛 D.不溶性的磷酸氫鉛
3.隨機抽樣的目的是( )。
A.消除系統(tǒng)誤差 B.消除測量誤差
C.消除系統(tǒng)誤差和測量誤差 D.減少樣本的偏倚,減少抽樣誤差
4.12名婦女分別用兩種測量肺活量的儀器測最大呼氣率(L/min),現(xiàn)欲比較兩種測量方法有無差別,可進行( )。
A.成組設計μ檢驗 B.成組設計t檢驗
C.配對設計μ檢驗 D.配對設計t檢驗
5.下列哪一種為《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甲類傳染病?( )
A.病毒性肝炎 B.艾滋病
C.霍亂 D.傷寒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30分)1.食物鏈
2.公害病
3.蛋白質(zhì)—熱能營養(yǎng)不良
4.食物特殊動力作用
5.膳食營養(yǎng)供給量
6.窒息性氣體
7.生產(chǎn)性粉塵
8.輕癥中暑
9.生理始基
10.環(huán)境的要素
11.全距或極差
12.疾病分布
13.特異度
14.抽樣研究
15.病例對照研究
四、論述題(共40分)
1.詳述心身疾病的特點。(5分)
2.詳述食物中毒的概念和特點。(5分)
3.經(jīng)調(diào)查某地150名正常3歲女孩身高均數(shù)為92.8cm,標準差為4.6cm。
試問區(qū)間
A. 92.8±1.96×4.6 B.92.8±1.96×(4.61/50)
分別表示什么意義?(10分)
4.什么叫疾病的篩檢?評價篩檢試驗收益的指標是什么?(10分)
5.一項接觸二硫化碳工人心肌梗塞的定群研究,結(jié)果如下表。(10分)
觀察人數(shù) 發(fā)病數(shù) 發(fā)病率(%) 接觸CS2組 343 25 7.29 非接觸組 343 5 1.46 |
試計算:接觸二硫化碳后發(fā)生心肌梗塞的相對危險度、歸因危險度及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