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自學考試 >> 自考真題 >> 文學類 >> 播音與主持創(chuàng)作基礎 >> 文章內容

排行熱點

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播音與主持創(chuàng)作基礎試題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4年8月20日 ] 【大 中 小】

  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播音與主持創(chuàng)作基礎試題

  課程代碼:07173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語言功力對于堅持正確的創(chuàng)作道路有著______影響。

  A.深刻的 B.久遠的

  C.不同的 D.強烈的

  2.“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這句話的重音類型是

  A.呼應性重音 B.強調性重音

  C.轉折性重音 D.對比性重音

  3.語言功力,更強調后天的學習與錘煉。我們把語言功力中的能力部分,分解為

  A.五種 B.八種

  C.四種 D.六種

  4.在有聲語言創(chuàng)作中,邏輯感受是在符合思維規(guī)律的思維過程中由創(chuàng)作主體加以______獲得的。

  A.再體驗 B.再感受

  C.再聯(lián)想 D.再深化

  5.承前啟后,就是語言層次轉換的內在語,它通過______顯示出來。

  A.語氣 B.語句的不同銜接

  C.對象感 D.情景再現(xiàn)

  6.在駕馭文本,落實到有聲語言的過程中,對比推進率是很重要的,可以說是______的催動力,聲音形式的變化力。

  A.感受 B.邏輯

  C.語言色彩 D.語言流動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小題2分,共18分)

  判斷下列各題,在答題紙相應位置正確的涂“A”,錯誤的涂“B”。

  7.任何停頓、連接都不應該是呆板的、生硬的,無論在停頓的位置上、時間上都沒有不變的公式。

  8.只在有聲語言上下功夫,不用考慮其它因素的綜合作用,任何時候都無法進入正確的創(chuàng)作道路。

  9.整體感受是感受的深化,同時也是各種具體感受的混合。

  10.有聲語言創(chuàng)作主體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新聞工作者。

  11.莊重性,是指我們的語言有變化、有起伏而不脫離內容故弄玄虛。

  12.非重點的部分、層次、段落里,也可能存在重點小層次、重點語句。

  13.播音基調是指某一句或某一段的感情色彩和分量,或者是指播音時聲音的高低。

  14.對象的設想,必須從量和質兩方面進行,量的方面是最根本的。

  15.創(chuàng)作主體不僅感受到“景”,而且也感受到“情”,從而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這個過程就是情景再現(xiàn)。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空1分,共16分)

  16.有聲語言創(chuàng)作主體是“在媒體傳播中,以有聲語言(包括副語言)為主干或主線,出頭露面,______的人”。

  17.“理解”指的是弄懂稿件的______,“感受”指的是體味稿件的______,二者總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

  18.時代感,孕育著有聲語言的______趨向,顯示出有聲語言的______態(tài)勢。

  19.備稿中的背景包括三個層面,一是歷史背景,二是寫作背景,三是______。

  20.重點的發(fā)布,大體有兩種情況:______或______。

  21.在整體感受中,當然要包括著對______、______兩方面的感受。

  22.文本中的情景,經(jīng)過播音員的消化吸收,加工制作,使受眾產(chǎn)生某種情景的______,從中受到______。

  23.播音的語氣,必須由兩方面構成:一方面是一定的______,一方面是一定的______。

  24.關于“聽”。當我們傾聽別人說話的時候,首先是“______”,把聽到的話語“______”。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25.話語樣式

  26.內在語

  27.狹義備稿

  28.停連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29.社會功能的三個角度。

  30.簡述突出重音的方法。

  31.簡述情景再現(xiàn)、內在語、對象感三者之間的關系。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2.論述播音語言的特點。

  33.請舉例說明語勢的五種形態(tài)。

責編:duan123
雷波县| 塘沽区| 双辽市| 珠海市| 名山县| 怀化市| 章丘市| 拜泉县| 正定县| 汉中市| 偏关县| 余庆县| 松溪县| 册亨县| 讷河市| 凤凰县| 定安县| 凯里市| 崇明县| 泰州市| 建湖县| 浮梁县| 五大连池市| 卢龙县| 安国市| 乡宁县| 莲花县| 阆中市| 颍上县| 商城县| 章丘市| 右玉县| 泾源县| 博白县| 潮安县| 汤阴县| 斗六市| 淄博市| 会泽县| 黄大仙区| 德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