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8年10月自考外國文學史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
一、略(等待更新)
二、略(等待更新)
三、名詞解釋
1、【題干】教會文學
【答案】(1)中世紀歐洲盛行、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正統(tǒng)文學,主要指當時教士和修士寫的文學作品。
(2)體裁主要有圣經故事、圣徒傳、禱告文等。文學題材大多取材于《圣經》,描寫上帝萬能、圣母奇跡、圣徒布道和信徒苦修等。宣傳基督教教義,宣揚禁欲主義和來世主義思想。
(3)功用主要是維護封建主階級和教會勢力的統(tǒng)治。
2、【題干】《哈姆萊特》
【答案】(1)《哈姆萊特》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亞戲劇的最高成就。
(2)劇中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取材于12世紀末的丹麥史。通過哈姆萊特為父復仇的故事,借古喻今,真實地描繪了文藝復興運動晚期歐洲和英國社會的現(xiàn)狀及矛盾,人文主義理想在這個罪惡當?shù)赖纳鐣呀洘o法實現(xiàn)。
(3)結構上表現(xiàn)了莎士比亞戲劇情節(jié)生動性和豐富性的特點,著重通過內心矛盾沖突的描寫揭示人物的內在性格,通過對比,人物形象達到豐富性和個性化的有機結合。將無韻詩體與散文、有韻的詩句、抒情歌謠等融為一體。
2、【題干】哈姆萊特
【答案】(1)哈姆萊特是莎士比亞《哈姆萊特》主人公,他是理想破滅的人文主義者
(2)處于理想與現(xiàn)實矛盾中的人文主義者的形象。曾是充滿人文主義理想、對天地萬物、人和社會都寄予美好的希冀的王子?墒,嚴酷、丑惡的現(xiàn)實打破了他的夢幻,他的人文主義理想和信念破滅了。
(3)復仇行動上的猶豫,顯示了他在代表的人文主義思想與封建勢力之間力量的懸殊。
3、【題干】莫里哀
【答案】(1)莫里哀是17世紀古典主義喜劇的杰出代表。
(2)他的作品有《吝嗇鬼》、《無病呻吟》等。他的代表作《偽君子》塑造了偽裝成虔誠教士的天主教徒的惡人答爾丟夫的形象,暴露了法國天主教會和貴族社會成員的偽善面目。揭示了宗教的欺騙性和危害性,還有騙子共同的欺騙手段。
4、【題干】威塞克斯小說
【答案】(1)哈代創(chuàng)作的一系類“性格與環(huán)境小說”。以他的故鄉(xiāng)多塞特郡,即小說中的威塞克斯農村地區(qū)為背景,所統(tǒng)稱“威塞克斯小說”。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苔絲》。
(2)反映資本主義經濟入侵后小農破產的悲慘命運,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和法律觀念的虛偽性。
5、【題干】“吠陀”
【答案】(1)“吠陀”是古印度文學最早出現(xiàn)的詩體文獻,意思是“知識、學問”。
(2)“吠陀”是古代印度婆羅門教的經書,是以人生與宗教為主題的較短的抒情詩。
(3)最初是印度人民時代口頭流傳的集體創(chuàng)作,后由掌握文化的婆羅門祭祀編訂成一些集子。其中《梨俱吠陀》《阿闥婆吠陀》是上古詩歌總集,所以最重要、最古老,也最有文學價值。
四、簡答題
【題干】阿喀琉斯的形象
【答案】(1)阿喀琉斯是《伊利昂紀》中主人公,是神與人之子,男性美的典范。性格是立體多元,為了部落集體的利益,表現(xiàn)出一種死而無怨的英雄主義精神。
(2)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表現(xiàn)了他熱愛生活,肯定和追求人的現(xiàn)世價值的積極樂觀的人本思想。
(3)殘忍又富有同情心,將赫克托耳的尸體還給老父親。
【題干】《禁閉》的思想內容
【答案】(1)通過發(fā)生在地獄里的故事,延續(xù)了“墻”與“自由選擇”的主題,以荒誕的形式指明自由對于每個人的重要性,指明以行動改變生存狀況的重要性。
(2)如果不行動,不找到自己的自由所在,不想多設法改變與人對立的環(huán)境,那么“他人就是地獄”,自己猶如自愿下地獄一樣。
【題干】《禁閉》的藝術特色
【答案】(1)構思奇特。故事發(fā)生的場景被限定在所謂的“地獄”中。
(2)成功地渲染了地獄境遇的極端特點。
(3)戲劇的象征性!八司褪堑鬲z”是其中關鍵臺詞。從舞臺設計、人物關系、矛盾沖突、甚至人物臺詞都有象征意義。
【題干】《戈拉》藝術特色
【答案】(1)人物對話富有辯論性,小說中無論是什么類型的人物,都以論爭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觀點,以突出覺醒的知識分子對祖國和人民及各種社會問題的關心。
(2)人物形象對比鮮明,由于人物間的相應對照,人物性格突出,主人公戈拉的形象也更真實、豐富。
(3)優(yōu)美的抒情格調,由于作家是個詩人,他的小說也更加具有詩的藝術感染力。小說將抒情性融于敘述和論辯之中,產生了更強烈的藝術效果。
(4)心理描寫也很成功,作者運用心理描寫巧妙地暗示戈拉和蘇查麗妲之間的愛情發(fā)生、發(fā)展、矛盾和痛苦。
【題干】《戈拉》思想內容
【答案】(1)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戈拉反對殖民主義壓迫、熱愛祖國的思想,歌頌了他對祖國必然獲得自由的堅定信念,同時也批判了他仍維護種姓制度,遵守印度教各種腐朽傳統(tǒng)的錯誤做法。
(2)泰戈爾通過戈拉的形象,表達了他自己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復古主義和種姓制度的主張。
五、論述題
【題干】分析于連的形象。
【答案】(1)法國復辟時期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個人奮斗的典型,性格復雜,經歷了反抗—妥協(xié)—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