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為達到預期行文目的,依循特定行文關系,適應實際公務需要,而采用一定謀篇方式確定內(nèi)容,并靈活運用相應技巧所作的文字表述是( )
A.文書 B.應用文
C.公文 D.文章
2.奏,是我國封建社會中陳述政事的重要公文文種,它的使用只限于臣僚上書于( )
A.朝廷 B.上級官員
C.皇帝 D.宰相
3.“冊”是古代皇帝用于特別重大人事的君命文種。它還用于( )
A.祭祀活動 B.出巡活動
C.重大事件 D.政治活動
4.《建武三年候長匡寫移燧長病書諜》中首句“建武三年三月丁亥朔已丑城北燧長敢言之”體現(xiàn)了漢至南北朝公文用以紀日的制度是( )
A.公元 B.天干
C.干支 D.地支
5.在我國古代,將刺作為官府之間詢問事宜的平行公文的時期是( )
A.周朝 B.秦朝
C.漢朝 D.南北朝
6.我國古代札體公文的發(fā)展期是( )
A.唐 B.宋
C.明 D.清
7.元朝,皇帝任命五品以上官員,用( )
A.告身 B.宣命
C.宣頭 D.誥命
8.民國五年七月,在黎元洪發(fā)布的《公文程式》中,所廢除的公文公種是( )
A.呈 B.稟
C.訓令 D.指令
9.《軍委會辦公廳關于徐州會戰(zhàn)各部指揮官獎懲決定的公函》采用的敘述方法是( )
A.順敘 B.倒敘
C.插敘 D.裝敘
10.民國時期,令的運用領域,逐漸限定為( )
A.中央對地方 B.軍隊內(nèi)部
C.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 D.官署對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