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電視藝術片創(chuàng)作試題
課程代碼:0118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20世紀20年代蘇聯(lián)導演________提出“真實電影”的主張。( )
A.盧米埃爾兄弟 B.格里爾遜
C.弗拉哈迪 D.吉加·派爾托夫
2.________的出現(xiàn),在電視圈里引起了不小的振動。贊揚者有之,稱其為“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里程碑”。( )
A.《讓歷史告訴未來》 B.《西藏的誘惑》
C.《望長城》 D.《話說長江》
3.盧米埃爾的《________》被認為是第一部用事先安排好的喜劇情節(jié)拍攝的影片。( )
A.《火車進站》 B.《水澆園丁》
C.《工廠大門》 D.《嬰兒喝湯》
4.電視觀眾最主要的欣賞特點是________收看。( )
A.選擇性 B.接受性
C.批評性 D.娛樂性
5.________是指通過造型手段表現(xiàn)出來的,能為人們直接感受到的節(jié)奏形態(tài)。( )
A敘述性節(jié)奏 B.表現(xiàn)性節(jié)奏
C.講述性節(jié)奏 D.造型性節(jié)奏
6.創(chuàng)作者的素質哪一項書中沒提到( )
A.新聞素質 B.藝術素質
C.文學素質 D.技術素質
7.格里菲斯是被公認為第一個使用“________”的導演。( )
A.真實記錄 B.蒙太奇
C.真實電影 D.長鏡頭
8.平行蒙太奇也叫( )
A.藝術剪輯 B.理性剪輯
C.平行剪輯 D.隊列剪輯
9.不屬于根據(jù)時延長短分的鏡頭( )
A.長鏡頭 B.短鏡頭
C.中鏡頭 D.閃鏡頭
10.《北方的納努克》紀錄________的生活。( )
A.山頂洞人 B.歐羅巴人
C.瑪雅人 D.愛斯基摩人
11.傳播學在研究傳播效果時認為,電視觀眾在接受傳播內容時心理因素有________個層次的意義。( )
A.2 B.3
C.4 D.5
12.傳播學名著《人的延伸——了解傳播媒介》的作者是( )
A.米勒 B.麥克盧漢
C.巴贊 D.普多夫金
13.________是指節(jié)目內容和人物情緒的發(fā)展狀況。( )
A敘述性節(jié)奏 B.造型性節(jié)奏
C.講述性節(jié)奏 D.故事性節(jié)奏
14.格里爾遜模式是指( )
A.走我參與式解說風格 B.訪問式解說風格
C.真實電影解說風格 D.直接解說風格
15.歷來作家在講結構時都愛用的一個比喻( )
A.豹頭、豬肚、鳳尾 B.鳳頭、豬肚、豹尾
C.豹頭、牛肚、鳳尾 D.鳳頭、牛肚、豹尾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根據(jù)攝像機與被攝體形成的角度鏡頭可分( )
A.仰角鏡頭 B.俯角鏡頭
C.頂角鏡頭 D.全角鏡頭
E.變焦鏡頭
2.真實電影的代表作品有( )
A.《夏日紀實》 B.《美麗的五月》
C.《向變化挑戰(zhàn)》 D.《水洖》
E.《初選》
3.傳播學在研究傳播效果時認為,電視觀眾在接受傳播內容時心理因素有多個層次的意義( )
A.選擇性閱讀 B.選擇性接受
C.選擇性理解 D.選擇性記憶
E.選擇性遺忘
4.在鏡頭剪接時也往往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來決定鏡頭的組合方式,常見的有( )
A.燈光剪接 B.畫面剪接
C.節(jié)奏剪接 D.聲音剪接
E.情緒剪接
5.在紀錄片的構成中,語言主要有( )
A.解說詞 B.畫外音
C.同期聲 D.效果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