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dāng)前位置:華課網(wǎng)校 >> 自考 >> 自考真題 >> 法學(xué)類 >> 中國法律思想史 >> 文章內(nèi)容

排行熱點

  • 歷年真題
  • 模擬試題
  • 自考自答

2018年4月法學(xué)類自學(xué)考試《中國法律思想史》真題及答案

來源:華課網(wǎng)校  [2018年6月19日]  【

 

  全國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

  中國法律思想史試題

  課程代碼:00264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zhǔn)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biāo)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左傳》言“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其思想本質(zhì)是主張 A

  A.君權(quán)神授

  B.依法治國

  C.中央集權(quán)

  D.皇權(quán)專制

  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的思想本質(zhì)是主張124 2-11A

  A.土地王有制

  B.土地私有制

  C.廢分封,行郡縣

  D.廢井田,開阡陌

  3.“立嫡以長不以賢”的思想本質(zhì)是主張C

  A.分封制

  B.郡縣制

  C.嫡長繼承制

  D.立憲制

  4.管仲推行的“三選”制度,所突破的宗法原則是A

  A.親親

  B.尊尊

  C.男女有別

  D.長長

  (簡述管子改良周禮的主要內(nèi)容。057 064 3-19)

  5.先秦時期,“克己復(fù)禮為仁”的著名觀點出自A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顏淵

  6.孔子之后,先秦儒家學(xué)派最著名的兩位代表人物是C

  A,孟子和莊子

  B.管子和孟子

  C.孟子和荀子

  D.管子和荀子

  (例題:繼孔子之后,下列屬于先秦儒家流派的人物有 ABDCE 097 4-39

  A.子張

  B.子思

  C.孟子

  D.荀子

  E.漆雕氏)

  7.下列曾影響到墨家思想的學(xué)術(shù)流派是B

  A.道家

  B.儒家

  C.兵家

  D.法家

  (例題. 墨家創(chuàng)始人的法律思想部分來源于( B )074 5-65

  A.陰陽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8.“以天為法,動作有為”的思想主張出自A

  A.《墨子》

  B.《老子》

  C.《孟子》

  D.《莊子》

  9.先秦道家思想體系的核心是107 6-74C

  A.法

  B.陰陽

  C.道

  D.功利

  10.“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該說法反映出道家主張B

  A.有為

  B.無為

  C.法治

  D.重刑

  11.“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說法出自054 6-83 D

  A.《論語》

  B.《莊子》

  C.《韓非子》

  D.《商君書》

  12.先秦法家主張“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無私也”,體現(xiàn)了法律的A

  A.公正性

  B.人為性

  C.自然性

  D.社會性

  13.韓非子說“君無術(shù)則蔽于上,臣無法則亂于下”,特別強(qiáng)調(diào)A

  A.法和術(shù)結(jié)合

  B.法和律結(jié)合

  C.法和道結(jié)合

  D.法和刑結(jié)合

  14.商鞅提倡“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體現(xiàn)了法律的A

  A.平等性

  B.規(guī)范性

  C.超脫性

  D.靈活性

  15.下列屬于“后期法家”代表人物的是D

  A.李悝

  B.吳起

  C.慎到

  D.李斯

  (例題.下列先秦法家人物中屬于“后期法家”的是( AB )117 7-88

  A.韓非

  B.李斯

  C.申不害

  D.慎到

  E.吳起)

 

  16.秦統(tǒng)一中國后,主張分封子弟功臣的著名人物是C

  A.秦始皇

  B.李斯

  C.淳于越

  D.蒙恬

  17.依照賈誼“黥劓之罪不及大夫”的說法,大臣犯有大罪,應(yīng)該B

  A.聞命而自弛

  B.聞命則北面再拜,跪而自裁

  C.造請室而請罪

  D.負(fù)荊請罪

  18.“網(wǎng)羅法意,格之以名分”的注律主張出自晉代的B

  A.張斐

  B.杜預(yù)

  C.鄭玄

  D.馬融

  19.柳宗元為反駁陳子昂的復(fù)仇主張,專門撰寫了C 087 10-252C

  A.《復(fù)仇議狀》

  B.《復(fù)仇議》

  C.《駁復(fù)仇議》

  D.《諫逐客書》

  20.明代丘濬所著著《大學(xué)衍義補(bǔ)》的指導(dǎo)思想在于A

  A.經(jīng)世致用

  B.禍福報應(yīng)

  C.嚴(yán)刑重罰

  D.君主立憲

  (例題:反映丘濬“經(jīng)世致用”思想的著作是( C )  054 11-275

  A.《明夷待訪錄》

  B.《讀通鑒論》

  C.《大學(xué)衍義補(bǔ)》

  D.《四書章句集注》

  (名詞解釋:《大學(xué)衍義補(bǔ)》047 077 087 1410  174)

  21.為保證民主與平等,黃宗羲提出的制度設(shè)想是054 D

  A.君主立憲

  B.民主共和

  C.司法獨立

  D.學(xué)校議政

  22.曾對幕僚專擅司法權(quán)力提出嚴(yán)厲批評的近代思想家是 B

  A.曾國藩

  B.龔自珍

  C.劉坤

  D.譚嗣同

  23.提出“人君治天下,法也;害天下,亦法也”的近代思想家是D

  A.李鴻章

  B.洪秀全

  C.龔自珍

  D.魏源

  (例題.下列內(nèi)容,哪些屬于魏源的主張?( ABCD  ) 064

  A.人君治天下,法也;害天下,亦法也

  B.師夷長技以制夷

  C.變古愈盡,便民愈甚

  D.民主議政,廣開言路

  E.不拘一格降人才)

  24.太平天國法制建設(shè)的指導(dǎo)思想是C

  A.貴賤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B.國家以法制為先

  C.斬邪留正,除妖安良

  D.人無私財,逆者議罪

  25.按照張之洞的“中體西用”理論,應(yīng)予保留的內(nèi)容是B

  A.民主共和

  B.三綱五常

  C.天賦人權(quán)

  D.三權(quán)分立

  名詞解釋:中體西用064 1410

  簡述(試論)洋務(wù)派“中學(xué)為體,西學(xué)為用”的法律思想。 057 074(137)

  26.晚清主張“太平之世不立刑”的思想家是B

  A.康有為

  B.譚嗣同

  C.張之洞

  D.沈家本

  (名詞解釋:太平之世不立刑047 057 067 074 124)

  27.公開批評荀子“有治人無治法”的晚清維新人士是C

  A.沈家本

  B.伍廷芳

  C.梁啟超

  D.康有為

  28.晚清法律改革過程中,最先著手修改的是B

  A.《大清新刑律》

  B.《大清律例》

  C.《大清現(xiàn)行刑律律》

  D.《大明律例》

  29.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賦予民族平等、人民主權(quán)以法律效力的憲法性文件是D

  A.《欽定憲法大綱》

  B.《清帝遜位詔書》

  C.《上清帝第六書》

  D.《民國臨時約法》

  30.孫中山指出民國的主體是C

  A.總統(tǒng)

  B.官員

  C.國民

  D.議員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夏、商、西周時期法律思想的主要特點有BD

  A.地方自治

  B.神權(quán)法

  C.君主立憲

  D.宗法禮治E.春秋決獄

  32.下列說法中,與子產(chǎn)法律思想相符的是ABE

  A,寬猛結(jié)合

  B.罪刑相當(dāng)

  C.兼愛非攻

  D.無為而治

  E.以情斷獄

  33.下列關(guān)于朱熹德、禮、政、刑關(guān)系論表述正確的有BCDE

  A.名教出乎自然

  B.德是禮的依據(jù)

  C.禮是德的保障

  D.政是統(tǒng)治的工具

  E.刑是輔助統(tǒng)治的方法

  簡述朱熹的法律思想。127 1610

  34.耶律楚材主張建立封建法制,其具體內(nèi)容有ABD

  A.定朝儀,明君臣上下之分

  B.統(tǒng)一司法,禁止濫殺

  C.恢復(fù)肉刑

  D.開文治,任用漢族儒臣

  35.王夫之主張法律改革必須從整體著眼,提出的理論是AE

  A.同條而共貫

  B.抱法處勢則則治

  C.廢天下之法

  D.保類以衛(wèi)群生

  E.相扶而成治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定分止?fàn)?064  077  084 144

  37.《春秋》決獄 047 054 104

  38.天人不相預(yù)(簡述柳宗元的法律思想。134)

  39.大明法度,眾建賢才064 137

  40.《天朝田畝制度》077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

  41.簡述周公“慎罰”說的主要內(nèi)容。

  42.簡述“君為臣綱”在唐律中的表現(xiàn)

  43.簡述清末革命派的法律思想特點。

  試論以孫中山、章太炎為代表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的法律思想特點。144 20-424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小題12分,共24分。

  44.試論秦朝“法治”思想及其得失。

  試論秦朝“法治”思想及其得失。117

  45.試論譚嗣同的法律思想。

  試論譚嗣同“沖決一切封建網(wǎng)羅”的思想。064 1410

責(zé)編:zj10160201
阿瓦提县| 霍林郭勒市| 会同县| 杨浦区| 涪陵区| 吉隆县| 松滋市| 桃江县| 林口县| 台南市| 保康县| 凌云县| 沁水县| 泸州市| 丰宁| 扶绥县| 敦化市| 灌阳县| 天水市| 永康市| 阳江市| 澄城县| 阿瓦提县| 临猗县| 浦江县| 鹤岗市| 灵石县| 资溪县| 江永县| 黄平县| 资中县| 北海市| 青岛市| 民和| 遂平县| 广丰县| 英德市| 五家渠市| 平陆县| 濉溪县| 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