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tǒng)一命題考試
中國法律思想史
(課程代碼:00264)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反映"禮"最初只是一種
A.部落狩獵活動B.宗教祭奠儀式 C.家庭飲食活動 D.地方自治活動
2、鑒于殷商的滅亡教訓,周公主張
A.重刑辟B.明德慎罰
C.殺無罪D.殺無辜
3、"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的說法出自
A.《論語》B.《管子》
C.《孟子》D.《莊子》
4、叔向反對子產"鑄刑書"的一個重要論據(jù)是
A. 國小而逼,族大寵多B.為善者不改其度
C.都鄙有章,上下有服D.先王議事以制,不為刑辟
5、下列符合孔子法律思想的表述是
A.禮樂興,則刑罰不中B.圣人不死,大盜不止
C.刑罰中,則民無所措手足D.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6、"天子有過,天能罰之",該說法出自
A.《墨子•天志》B.《墨子•明鬼》
C.《墨子•夭道》D.《墨子•非命》
7、"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該種思想屬于
A.法家B.道家
C.兵家D.儒家
8、"刑無等級"作為先秦法家的思想命題,體現(xiàn)了法律的
A.自由性B.平等性
C.等比性 D.自然性
9、商鞅認為"民之性,饑而求食,勞而求佚",與之相近的是
A.孟子的性善論B.莊子的自然論
C.孔子的禮治論D.荀子的性惡論
10、"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己然之后"的說法出自
A.《漢書•賈誼傳》B.《新語》
C.《新書》D.《新序》
11、陸賈為漢初統(tǒng)治階級提供系統(tǒng)的"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治國理論,其代表作是
A.《新語》B.《新書》
C.《新序》D.《黃帝四經》
12、漢初曾經廢除肉刑的皇帝是
A.漢高祖B.漢武帝
C.漢文帝D.漢景帝
13、秦朝統(tǒng)一中國的理論指導源自
A.儒家B.法家
C.兵家D.墨家
14、晉律篇目中,相當于現(xiàn)代刑法總則的部分是
A.《諸侯》B.《盜律》
C.《刑名》D.《具律》
15、《唐律疏議》規(guī)定"奴婢賤人,律比畜產",反映出唐律主張
A.良賤同法B.專任刑罰
C.德主刑輔D.良賤異法
16、唐代柳宗元集中批判"賞以春夏而刑以秋冬"思想的作品是
A.《天刑說》B.《天說》
C.《天論》D.《斷刑論》
17、下列與朱熹的嚴刑主張相悖的做法是
A.廢除肉刑B.限制贖刑
C.恢復肉刑D.嚴懲"奸兇"
18、《大學衍義補》的作者是明代的著名思想家
A.丘處機B.丘濬
C.耶律楚材D.黃宗羲
19、宋代范仲淹說"天下無道,圣人革之",反映出他主張
A.革故鼎新B.嚴刑峻法 C.天刑 D.因循守舊
20、黃宗羲認為君主將天下?lián)䴙榧河,顛倒了主從關系,進而提出
A.天下為客,君為主B.天下為主,君為客 C.有治法,無治人 D.有治人,無治法
21、《明夷待訪錄》的作者是明清之際的著名思想家
A.顧炎武B.王夫之
C.黃宗羲D.鮑敬言
22、主張廣收人才、"治法在人"的近代思想家是
A.沈家本B.魏源
C.康有為D.楊銳
23、太平天國強調"國家以法制為先"的法律文件是
A.《立法制喧諭》B.《十款天條》
C.《誅妖檄文》D.《太平刑律》
24、提出"夫不可變者倫紀也,非法制也"的晚清思想家是
A.沈家本B.洪秀全
C.曾國藩D.張之洞
25、張之洞法律思想的核心在于
A.師夷長技以制夷B.師夷之長技以造船制炮
C.中學為體,西學為用D.變法全在定典章憲法
26、戊戍變法后,公開鼓吹"中國只可行立憲,不可行革命"的著名思想家是
A.梁啟超B.譚嗣同
C.康廣仁D.康有為
27、清末主張"三權之體皆莞于君主"的思想家是
A.梁啟超B.譚嗣同
C.曾國藩D.張之洞
28、主張"沖決一切封建網羅"的維新派思想家是
A.沈家本B.康有為
C.梁啟超D.譚嗣同
29、下列曾經擔任晚清修訂法律大臣的著名人物是
A.張之洞B.勞乃宣
C.沈家本D.梁啟超
30、下列與孫中山"三民主義"范疇相悖的是
A.民族主義B.帝國主義
C.民權主義D.民生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