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自學考試 >> 自考真題 >> 法學類 >> 犯罪學(一) >> 文章內容

排行熱點

全國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犯罪學(一)試題

來源:考試網 [ 2014年5月8日 ] 【大 中 小】

  全國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犯罪學(一)試題

  課程代碼:00235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未涂、錯涂或多涂均無分。

  1.狹義犯罪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識別犯罪人 B.懲罰犯罪人

  C.揭示犯罪發(fā)生的原因 D.抓捕犯罪人

  2.認識到犯罪原因不是單一的,并提出三原因說的犯罪學學者是

  A.龍勃羅梭 B.菲利

  C.貝卡利亞 D.邊沁

  3.從研究方法上來看,犯罪學研究的重要方法或者說主要方法是

  A.人類學研究方法 B.生物學研究方法

  C.社會學研究方法 D.心理學研究方法

  4.貝卡利亞的犯罪學思想和刑罰理論不包括

  A.“自由意志”說 B.行為中心論

  C.罪刑法定 D.罪刑相適應

  5.“炎熱的月份或炎熱的國家以暴力犯罪居多;寒冷的月份或寒冷的國家以財產犯罪居多”。下列選項中誰提出的理論最能支持以上論述

  A.邊沁 B.達爾文

  C.李斯特 D.龍勃羅梭

  6.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時期,統(tǒng)治者及其思想家們多認為犯罪產生的根源是

  A.社會性的因素 B.家庭因素

  C.人性中的“貪”和“利” D.自然地理因素

  7.文獻研究、實地調查、案例分析、分類法、事實歸納法屬于典型的

  A.定量研究方法 B.定性研究方法

  C.描述性研究方法 D.探索性研究方法

  8.縱向研究法的一種主要研究形式是

  A.同期群研究法 B.調查研究法

  C.實驗研究法 D.邏輯推理法

  9.犯罪學研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

  A.定量研究法 B.定性研究法

  C.同期群研究法 D.二次分析法

  1O.一些行為,如無刑事責任能力或限制責任能力人實施的嚴重危害行為,具有實質的社會危害性,卻被排斥在法定犯罪行為之外,這種行為被稱為

  A.待刑罰化犯罪行為 B.準犯罪行為

  C.待犯罪化行為 D.除犯罪化行為

首頁 1 2 3 4 尾頁
責編:Iris1994
中宁县| 台东县| 永靖县| 齐齐哈尔市| 永寿县| 霸州市| 保德县| 惠东县| 东阳市| 靖安县| 乌兰察布市| 巢湖市| 牙克石市| 阿勒泰市| 江油市| 淮北市| 三河市| 年辖:市辖区| 区。| 林甸县| 蒙山县| 荆门市| 门源| 怀安县| 庄河市| 宁阳县| 滕州市| 丰顺县| 夹江县| 乐昌市| 安陆市| 江阴市| 长岛县| 淮北市| 峨山| 荔浦县| 邵阳县| 高清| 兖州市| 九寨沟县|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