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自考 >> 自考真題 >> 法學類 >> 犯罪學(一) >> 文章內容

排行熱點

全國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犯罪學(一)試題

來源:考試網  [2007年1月30日]  【
全國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犯罪學(一)試題
課程代碼:0023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犯罪學研究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       )
A.犯罪現象 B.犯罪原因
C.預防犯罪 D.學科建設
2.從研究方法上看,犯罪學與刑法學的區(qū)別在于犯罪學主要采用(       )
A.事實分析法 B.規(guī)范分析法
C.法律論證法 D.犯罪行為結構解析法
3.關于犯罪學的學科性質,當今大多數犯罪學學者持(       )
A.法學觀點 B.心理學觀點
C.社會學觀點 D.獨立的綜合性學科觀點
4.“犯罪學”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法國學者(       )
A.孔德 B.托皮納爾
C.塔爾德 D.加羅法洛
5.現代犯罪學關于犯罪對策的核心內容是(       )
A.犯罪的心理預防 B.犯罪的社會預防
C.犯罪的個體預防 D.犯罪的法律預防
6.在犯罪分類問題上,貝卡利亞認為犯罪行為的真正衡量標準是(       )
A.法律 B.犯罪人的自由意志
C.該行為對社會造成的危害 D.刑罰
7.以龍勃羅梭為代表的實證派犯罪學將犯罪學研究實現了從犯罪行為轉向(       )
A.被害人 B.刑罰
C.犯罪情境 D.犯罪人
8.20世紀30年代,美國芝加哥學派在對芝加哥地區(qū)的犯罪問題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       )
A.同心圓說 B.犯罪飽和說
C.犯罪的生物遺傳說 D.模仿論
9.依據影響某一結果的一種或幾種因素以及它們影響的程度來主觀判斷抽取樣本數的犯罪學抽樣方法是(       )
A.配額抽樣 B.判斷抽樣
C.等距抽樣 D.隨機抽樣
10.犯罪學對事物之間具有的相關關系進行統(tǒng)計分析,被稱為(       )
A.解釋性分析 B.描述性分析
C.橫向比較分析 D.縱向比較分析
首頁 1 2 3 4 5 尾頁
責編:admin

相關文章

南溪县| 迁安市| 西盟| 高邮市| 海城市| 乌什县| 五指山市| 尉氏县| 内丘县| 自治县| 东辽县| 新竹县| 威海市| 波密县| 穆棱市| 吉首市| 岢岚县| 大洼县| 古田县| 沙洋县| 从江县| 禄丰县| 清水县| 临邑县| 平度市| 孙吴县| 陈巴尔虎旗| 布拖县| 河池市| 阳信县| 锡林郭勒盟| 玉山县| 安多县| 渝中区| 铜山县| 红河县| 九台市| 辽阳县| 呼玛县| 寿宁县|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