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
現(xiàn)代模具制造技術(shù)試題
課程代碼:05511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wù)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9小題,每小題2分,共18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yīng)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模具零件采用壓入法連接固定,零件壓入時最好在手動壓力機上分多次進行,首次壓入時不要超過
A.1mm B.3mm
C.5mm D.10mm
2.按照基準先行的原則安排工藝順序時,下列工件加工選擇正確的是
A.軸類零件先車端面再鉆頂尖孔 B.帶輪先車外圓
C.冷沖模凹模先加工型孔 D.塑料模先加工型腔
3.冷沖模架的裝配方法用壓入法時,滑動導(dǎo)向模架常用的裝配工藝有先壓入導(dǎo)柱,后壓入導(dǎo)套和先壓入導(dǎo)套,后壓入導(dǎo)柱二種。前者適用于____的場合。
A.單件小批量生產(chǎn) B.中小批量生產(chǎn)
C.成批生產(chǎn) D.大量大批生產(chǎn)
4.研拋的加工余量一般為單邊
A.0.01-0.015mm B.0.015-0.03mm
C.0.03-0.1mm D.0.1-0.5mm
5.級進模裝配時一般應(yīng)以____為基準件。
A.凸模 B.凹模
C.凸凹模 D.導(dǎo)板
6.____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可提高零件的疲勞強度和耐腐蝕性能。
A.減少 B.提高
C.增加 D.強化
7.以下適合線切割加工的對象是
A.階梯孔、階梯軸 B.塑料模中的型腔
C.成型刀、樣板 D.非導(dǎo)電材料
8.對有色金屬零件的外圓表面加工,當精度要求為IT6,Ra=0.4μm時,它的終了加工方法應(yīng)該采用
A.精車 B.精磨
C.粗磨 D.研磨
9.鉸孔主要用于加工
A.大尺寸孔 B.盲孔和深孔
C.中小尺寸未淬硬的孔 D.中小尺寸已淬硬的孔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判斷下列各題,在答題紙相應(yīng)位置正確的涂“A”,錯誤的涂“B”。
10.在模具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過程中,對于那些使原材料成為成品的直接有關(guān)的過程,如毛壞制造、機械加工﹑熱處理和裝配等,稱為工藝過程。
11.所謂工序分散,是使每個工序中包括盡可能多的工步內(nèi)容,因而使總的工序數(shù)目減少,夾具的數(shù)目和工件的安裝次數(shù)也相應(yīng)地減少。
12.超聲波拋光時,一般要經(jīng)過粗拋、細拋和精拋幾個階段,粗拋時采用固定磨料或采用280#左右的磨料進行拋光;細拋光時采用游離磨料方式,磨料粒度為W40左右;最后精拋光時采用W3.5或W0.5的磨料進行干拋,不加工作液。每次更換磨料時,都應(yīng)將工具頭和拋光表面清洗干凈。
13.坐標鏜加工孔系是將孔間尺寸轉(zhuǎn)化為直角坐標尺寸后再進行的。
14.工序是組成工藝規(guī)程的基本單元,工序可分為若干個工步來組成。
15.用機械加工方法精加工非圓形凸模,只能用壓印修配法。
16.要使被裝配的零件達到完全互換,裝配的精度所允許的誤差應(yīng)大于被裝配零件的制造公差之和。
17.電火花線切割能夠加工盲孔及階梯類成形表面。
18.模具零件的毛坯形式主要分為原型材﹑鍛造件﹑鑄造件和半成品四種。
19.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變,加工工具可變的情況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