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汽車發(fā)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試題
課程代碼:04946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關于影響循環(huán)熱效率的因素描述不正確的是
A.壓縮比2.汽油機的充氣效率范圍是
A.0.5~0.65 B.0.65~0.75
C.0.70~0.85 D.0.75~0.9
3.大量實踐證明,提高A.加大氣缸總排量 B.增加氣缸數
C.提高平均有效壓力 D.提高轉速
4.下列關于氫氣作為內燃機燃料的特點敘述錯誤的是
A.質量低熱值高 B.著火界限寬
C.有很高的火焰?zhèn)鞑ニ俣?D.點火能量較高
5.用于對霧化質量要求較高的直接噴射式柴油機的是
A.多孔噴油器 B.順型的軸針式噴油器
C.圓柱型的軸針式噴油器 D.倒錐型的軸針式噴油器
6.關于使用因素對燃燒過程的影響,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若點火提前角過大,爆燃傾向增加
B.轉速增加,火焰?zhèn)鞑ニ俣仍黾,爆燃傾向減小
C.負荷減小時,爆燃傾向減小
D.經濟混合比時,爆燃傾向大
7.如內燃機作為排灌動力,此時發(fā)動機屬于
A.恒速工況 B.螺旋槳工況
C.面工況 D.點工況
8.工程機械、拖拉機用柴油機的主要特性是
A.負荷特性 B.速度特性
C.調速特性 D.萬有特性
9.下列措施不會降低由內部激振力而產生的內燃機噪聲的是
A.控制燃燒,減小燃燒爆發(fā)壓力 B.減小慣性力
C.加隔聲罩 D.減小激振力
11.關于發(fā)動機臺架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比較性試驗應在較短時期內完成
B.必須在工況穩(wěn)定時測取試驗數據
C.每種試驗工況的全部參數應同時測量,而每個參數應相繼至少測取3次
D.試驗中發(fā)生各種異,F(xiàn)象應及時記錄
12.汽車行駛的附著條件是
A.驅動輪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大于等于附著力
B.驅動輪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大于附著力
C.驅動輪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小于等于附著力
D.驅動輪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小于附著力
13.汽車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
A.與行駛阻力、燃油消耗率和傳動效率成正比
B.與行駛阻力和燃油消耗率成正比,與傳動效率成反比
C.與行駛阻力和傳動效率成正比,與燃油消耗率成反比
D.與燃油消耗率和傳動效率成正比,與行駛阻力成反比
14.滑動附著系數對應的滑動率為
A.100% B.75%
C.50% D.20%
15.關于汽車操縱穩(wěn)定性的道路試驗條件敘述正確的是
A.試驗風速不大于10m/s
B.場地在任意方向的坡度應不大于0.1%
C.使用新輪胎需有100km的正常行駛磨合
D.使用舊輪胎,則在試驗開始時從花紋溝底測量殘留花紋的高度不小于0.15cm
二、判斷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下列各題,在答題紙相應位置正確的涂“A”,錯誤的涂“B”。
16.在壓縮比 相同時,定容加熱循環(huán)的熱效率最高。17.減小進氣門的遲閉角雖可加大發(fā)動機低、中速時的轉矩,但對高速時最大功率發(fā)揮不利。
18.90%的餾出溫度標志著燃料中含有難以蒸發(fā)的重餾分的數量,餾出溫度高,有利于完全燃燒。
19.紊流運動可使火焰前鋒表面扭曲,甚至分隔成許多火焰中心,使火焰前鋒燃燒區(qū)加厚,火焰?zhèn)鞑ニ俣燃涌臁?/P>20.在節(jié)氣門開度一定時, 值隨轉速的增加而明顯增大。
21.柴油機排氣中含有大量NOx和微粒,容易導致催化劑中毒。
22.測錄發(fā)動機示功圖的實質是測錄氣缸中隨負荷的變化的瞬時壓力。
23.質量不同但動力特性圖完全相同的兩輛汽車,其最高車速和最大驅動力相同。
24.最大傳動比與最小傳動比之比值越大,檔位數應越多。
25. 線位于I曲線上方,制動時總是前輪先抱死。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6.循環(huán)熱效率27.燃料的抗爆性
28.發(fā)動機特性
29.駐波現(xiàn)象
30.間隙失效
四、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發(fā)動機有三種基本理論循環(huán),即______、______和混合加熱循環(huán)。
32.增壓系統(tǒng)的選擇原則是:低增壓時選擇______系統(tǒng),高增壓時選用______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