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政治經濟學(財)試題
課程代碼:0000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古典政治經濟學在英國是由( )
A.薩伊和馬爾薩斯完成的 B.斯密和李嘉圖完成的
C.西斯蒙第和普魯東完成的 D.馬歇爾和凱恩斯完成的
2.一般而言,新的生產關系的建立( )
A.可以超越生產力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B.適應了生產力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C.與生產力發(fā)展的客觀要求關系不大 D.未必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
3.兩大部類產業(yè)結構的演進趨勢是( )
A.制造消費資料部類所占比重下降,制造生產資料部類所占比重上升
B.制造消費資料部類所占比重上升,制造生產資料部類所占比重下降
C.制造消費資料部類所占比重上升,制造生產資料部類所占比重不變
D.制造消費資料部類和制造生產資料部類的比重都沒有變化
4.紙幣的發(fā)行量取決于( )
A.市場購買力 B.商品價格總額
C.商品的供求狀況 D.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
5.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勞動或局部勞動和( )
A.具體勞動的矛盾 B.抽象勞動的矛盾
C.社會勞動的矛盾 D.復雜勞動的矛盾
6.下列屬于市場體系中貨幣市場的是( )
A.債券發(fā)行與流通市場 B.股票發(fā)行與流通市場
C.短期融資市場 D.長期融資市場
7.勞動力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點在于它被消費時( )
A.使用價值消失,價值也消失
B.使用價值消失,價值會轉移
C.使用價值不變,價值也不變
D.能創(chuàng)造大于自身價值的價值
8.資本的不同部分按其在價值增殖過程中的作用,可分為( )
A.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B.生產資本和流通資本
C.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D.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