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 00399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認為兒童游戲是潛意識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動中的宣泄或補償,持這種觀點的游戲理論是
A.精神分析學派 B.剩余精力說
C.復演論 D.游戲成熟說
2.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種更加科學的兒童游戲本質觀認為,游戲是
A.剩余精力的無目的的消耗 B.種族的過去活動習慣的延續(xù)和再現(xiàn)
C.兒童的社會性活動 D.兒童的主體性活動
3.杜威認為,對于兒童而言,特別是幼兒階段,“生活即游戲,游戲即生活”,這種觀點屬于
A.游戲的生物性本質觀 B.游戲的社會性本質觀
C.游戲的主體性本質觀 D.游戲的歷史性本質觀
4.在搭積木、拼圖游戲中,占優(yōu)勢的動作一般是
A.探索 B.象征
C.嬉戲 D.角色扮演
5.在教學游戲的設計和組織過程中,教師必須考慮所運用的游戲能不能切實有利于兒童對知識技能的掌握;自選游戲的組織也考慮了兒童在游戲中會獲得哪些方面的發(fā)展,這樣的游戲實施體現(xiàn)了
A.主體性原則 B.教育性原則
C.因材施教原則 D.啟發(fā)性原則
6.帶有“好像”和“假裝”特點的游戲,例如,在游戲中把自己假裝成廚師或交通警察等,這種游戲稱為
A.感覺運動游戲 B.象征性游戲
C.結構游戲 D.規(guī)則游戲
7.把以下三種游戲按照社會性發(fā)展程度進行排序,社會性程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應是
A.合作游戲、聯(lián)合游戲、平行游戲 B.平行游戲、合作游戲、聯(lián)合游戲
C.平行游戲、聯(lián)合游戲、合作游戲 D.合作游戲、平行游戲、聯(lián)合游戲
8.角色扮演最基本的成分,也是最早出現(xiàn)的成分是
A.角色行為 B.扮演意識
C.角色認識 D.角色感情
9.兒童在游戲中可以獲得影響與控制環(huán)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信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從而獲得成就感、自主感。說明游戲可以滿足兒童
A.生理發(fā)展的需要 B.認知發(fā)展的需要
C.社會性發(fā)展的需要 D.自我表現(xiàn)、自我肯定的需要
10.關于幼兒園游戲和教學的關系,正確的表述是
A.幼兒園應以游戲代替教學 B.幼兒園應以教學代替游戲
C.兩者互相聯(lián)系又互相區(qū)別、互相獨立 D.教學即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