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本章的學習目的是能夠運用會計科目對經濟業(yè)務進行分類,并通過賬戶反映經濟業(yè)務。
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掌握會計科目與會計對象、會計要素的關系,熟悉常用的會計科目;明確會計科目與賬戶的關系,賬戶的結構、特點、分類。
二、課程內容
2.1 會計科目
2.1.1 設置會計科目的意義
2.1.2 設置會計科目的原則
2.2 會計賬戶
2.2.1 設置賬戶的意義
2.2.2 賬戶的格式
2.2.3 賬戶的特點
2.2.4 賬戶的分類
三、考核知識點與考核要求
(一)會計科目
會計科目作為會計對象進一步分類的標識或項目,是會計核算的重要方法。
識記:會計科目。
領會:①設置會計科目的意義;②會計科目與會計要素的關系。
簡單應用:運用會計科目對經濟業(yè)務進行分類。
(二)會計賬戶
賬戶是具體記錄會計信息的載體,所以賬戶應有一定的結構,通過賬戶記錄的增加數量、減少數量以及增減變動后的結果,反映經濟業(yè)務的發(fā)生及變動的結果。賬戶按照會計要素分類,一般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損益類、成本類五類;賬戶按照提供指標的詳細程度分類,分為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
識記:①會計科目;②會計賬戶;③會計科目與賬戶的關系;④賬戶按照提供指標詳細程度的分類。
領會:①賬戶的結構;②賬戶按照會計要素的分類。
簡單應用:運用賬戶的平衡公式檢驗賬戶記錄的正確性。
綜合應用:運用賬戶的各個要素記錄經濟業(yè)務,并進行試算平衡。
四、本章重點、難點
本章重點:①會計科目;②會計賬戶。
本章難點:會計科目與會計賬戶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