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自學考試 >> 筆講串講 >> 醫(yī)學類 >> 學前教育心理學 >> 文章內(nèi)容

排行熱點

2014年自考《學前教育心理學》串講筆記(17)_第2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4年9月21日 ] 【大 中 小】

  第三節(jié) 獨生子女教育心理

  (一)獨生子女教育的心理學研究

  1.早期研究

  2.中期研究

  3.近期研究

  (二)獨生子女的心理特點及其成因

  1.良好的心理特點及其形成原因

  2.不良的心理特點及其形成原因

  (三)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心理學原則

  1.“兒童教育兒童”

  2.熱愛與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

  3.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三、考核知識點

  (一)親子互動概述

  1.家庭互動的概念

  2.良性家庭互動的特征

  3.親子互動結(jié)構(gòu)的三個層次

  4.三個層次的相互關系

  5.親子互動與兒童心理健康

  6.親子互動風格

  7.不良親子互動的類型與特點

  8.不良親子互動的不同類型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9.不良親子互動的心理輔導

  (二)家庭教育與幼兒心理發(fā)展

  1.父母的心理健康與幼兒心理發(fā)展的關系

  2.教養(yǎng)類型的概念

  3.教養(yǎng)類型的行為維度

  4.鮑姆林特的研究

  5.親子關系與幼兒心理發(fā)展

  6.依戀的類型

  7.母子關系與幼兒心理發(fā)展

  8.父子關系與幼兒心理發(fā)展

  9.家庭結(jié)構(gòu)的概念

  10.家庭結(jié)構(gòu)與幼兒心理發(fā)展的聯(lián)系

  11.家庭氣氛與幼兒心理發(fā)展的關系

  12.家庭生活情境與幼兒心理發(fā)展

  13.幼兒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誤區(qū)

  (三)獨生子女教育心理

  1.獨生子女教育的心理學研究

  2.獨生子女的心理特點及其成因

  3.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心理學原則

  四、考核要求

  (一)親子互動概述

  1.家庭互動的概念(識記)

  2.良性家庭互動的特征(識記)

  3.親子互動結(jié)構(gòu)的三個層次(識記)

  4.三個層次的相互關系(理解)

  5.親子互動風格(識記)

  6.佐俊憲的研究(理解)

  7.貝爾斯凱的研究(理解)

  8.不良親子互動的類型與特點(識記)

  9.不良親子互動的不同類型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理解)

  10.不良親子互動的心理輔導(運用)

  (二)家庭教育與幼兒心理發(fā)展

  1.父母的心理健康與幼兒心理發(fā)展(理解)

  2.教養(yǎng)類型的概念(識記)

  3.教養(yǎng)類型的行為維度(理解)

  4.鮑姆林特的研究(理解)

  5.依戀的類型(識記)

  6.母子關系與幼兒心理發(fā)展(理解)

  7.父子關系與幼兒心理發(fā)展(理解)

  8.家庭結(jié)構(gòu)的概念(識記)

  9.家庭結(jié)構(gòu)與幼兒心理發(fā)展(理解)

  10.家庭氣氛的概念(識記)

  11.家庭氣氛與幼兒心理發(fā)展(理解)

  12.家庭生活情境與幼兒心理發(fā)展(理解)

  13.幼兒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誤區(qū)(了解)

  14.家庭教育中心理誤區(qū)出現(xiàn)的原因(了解)

  (三)獨生子女教育心理

  1.獨生子女教育的心理學研究(了解)

  2.獨生子女的心理特點及其成因(理解)

  3.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心理學原則(應用)

首頁 1 2 尾頁
責編:duan123
成都市| 赞皇县| 咸阳市| 连云港市| 来宾市| 永兴县| 蓬莱市| 潢川县| 舞阳县| 通许县| 东港市| 九龙城区| 师宗县| 鹿邑县| 兰州市| 平度市| 江孜县| 彰武县| 双牌县| 乌兰察布市| 托克逊县| 宿松县| 酒泉市| 九龙城区| 朝阳区| 射阳县| 肇东市| 萍乡市| 辽中县| 青阳县| 高唐县| 黑山县| 即墨市| 阿克陶县| 镇远县| 义乌市| 黄骅市| 务川| 大冶市| 定日县| 萝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