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人體解剖組織學》章節(jié)重點:第九章
第九章 內分泌系統(tǒng)
內分泌系統(tǒng)(endocrine system)的概述:
1、定義:分泌物為激素的無管腺;內分泌細胞群和散在的內分泌細胞
2、結構特點:
①主要由具分泌功能腺上皮構成。
②腺上皮排列成團塊狀、索狀、板狀、囊泡狀。
③腺體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
3、存在的形式:
①內分泌器官。②內分泌組織。③神經(jīng)內分泌。
4、功能特點:
①調節(jié)機體活動,維持內環(huán)境的衡定。
②維持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
③作用特定的器官和組織。
5、激素(hormone):內分泌細胞分泌的高效能的活性物質。
6、靶細胞(target cell)或靶器官(target organ):能夠對某種激素產(chǎn)生特定效應的細胞或器官分別稱為靶細胞或靶器官。
第一節(jié) 甲狀腺
一、甲狀腺的位置和形態(tài)
二、甲狀腺的組織結構和功能
(一)甲狀腺濾泡
1、濾泡上皮細胞:立方形,隨機能狀態(tài)不同而略有變化。機能活躍時,細胞呈柱狀;機能低下時,細胞扁平。
2、甲狀腺素的合成與分泌
3、甲狀腺素的作用
①調節(jié)基礎代謝,增強細胞的氧化。
②促進生長、分化、促動物的變態(tài)反應。
③影響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
④甲狀腺機能亢進和減退均會出現(xiàn)癥狀。
(二)濾泡旁細胞:常位于腺泡壁的基底膜和腺泡間質中,分泌降鈣素。
第二節(jié) 甲狀旁腺
(一) 甲狀旁腺的位置和形態(tài)
位于甲狀腺左、右葉的后方,2對,扁橢圓形小體。
(二) 甲狀旁腺的組織結構和功能
表面有被膜,內部為實質,實質由主細胞和嗜酸細胞組成,
1、主細胞:是構成甲狀旁腺的實質的主體,主細胞分泌甲狀旁腺激素(升鈣素)。
2、嗜酸性細胞:功能不詳,從4—7歲開始出現(xiàn),在主細胞之間分布,比主細胞大,核小而圓、染色深、胞質內充滿嗜酸性顆粒。
第三節(jié) 腎上腺
一、腎上腺的位置和形態(tài)
位于腎的上端,左腎上腺較大,左側的半月形,右側的腎上腺三角形。
二、結構與功能
1、被膜:
2、實質: 皮質:占80~90%。髓質:占10~20%。
①皮質:分為三個帶。
a.球狀帶:薄,約占15%,細胞較小,排列成球狀團塊。
功能:分泌鹽皮質激素(如醛固酮)。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小管,保鈉排鉀。
b. 束狀帶:厚,約占78%,細胞排列成單行或雙行的索狀,與被膜呈垂直方向伸向內方。
功能:分泌糖皮質激素,影響糖、蛋白質的代謝。
c. 網(wǎng)狀帶:占7%,細胞索交叉吻合成網(wǎng)狀。
功能:兩性皆產(chǎn)生雄性激素為主,也產(chǎn)生少量雌激素。
②髓質:嗜鉻細胞,分泌兩種激素。
腎上腺素:主要作用于心肌。
去甲腎上腺素:主要作用于周圍血管平滑肌。
第四節(jié) 垂體
一、垂體的位置和形態(tài)
1、位置:垂體窩內,與下丘腦相連。
2、形態(tài):橫位的橢圓形,重約0.5~0.6克,女性大于男性。
二、垂體的組織結構和功能
(一)分部:
遠側部(前葉)
腺垂體 結節(jié)部
中間部
垂體 后葉
神經(jīng)部
神經(jīng)垂體 漏 斗 干
正中隆起 漏斗
(二)腺垂體的結構與功能
1、遠側部:由腺細胞、血竇、結締組織構成、腺細胞成團、束。腺細胞分為:
①嗜酸細胞,占40%,分為兩型。
生長激素細胞:促骨增長;
催乳素細胞:促乳腺發(fā)育及泌乳。
②嗜堿性細胞,占10%,分為三型。
促甲狀腺激素細胞。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促束狀帶和網(wǎng)狀帶)。
促性腺激素細胞:促卵泡激素(精子生成素)。
黃體生成素(促間質細胞激素)。
③嫌色細胞:占50%,脫粒后細胞或未分化細胞。
2、中間部:有囊泡和嗜堿性小細胞,產(chǎn)生促黑素細胞激素。
3、結節(jié)部:有嗜酸性和嗜堿性小細胞,血管豐富。
(三)神經(jīng)部的結構和功能
1、結構:主要由神經(jīng)纖維,神經(jīng)膠質細胞,血管構成。赫林氏體:分泌顆粒聚集成的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