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運動解剖學》章節(jié)重點串講:第4章
第四章 脈管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心血管系統(tǒng)
一、總論
(一)心血管系統(tǒng)的組成:
1、心臟:自動有節(jié)律收縮。
2、動脈(A):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的血管。
3、靜脈(V):把全身各處的血液運回到心臟。
4、毛細血管:位于靜脈和動脈之間的微細血管。
(二)血液循環(huán):
1、體循環(huán):心臟與全身各器官(肺除外)之間的血液循環(huán):
含氧氣多的動脈血
心臟 全身各器官
含二氧化碳多的靜脈血
2、肺循環(huán):心臟與肺之間的血液循環(huán):
含二氧化碳多的靜脈血
心臟 肺
含氧氣多的動脈血
3、微循環(huán):微動脈與微靜脈之間的循環(huán)。
二、心臟(中空肌性器官)
(一)位置和外形:位于胸腔的縱隔內(nèi),形似倒置的圓錐,大小稍大于本人的拳頭。
(二)心臟各腔的形態(tài)和結構:
1、右心房:三個入口(上腔靜脈口、下腔靜脈口、冠狀竇口),一個出口(右房室口,周緣有三尖瓣,防止血液倒流)
2、右心室:一個入口(右房室口),一個出口(肺動脈口,周緣有肺動脈瓣)。
3、左心房:四個入口(四個肺靜脈口),一個出口(左房室口,周緣有二尖瓣)。
4、左心室:一個入口(左房室口,周緣有二尖瓣),一個出口(主動脈口,周緣有主動脈瓣)。
(三)心壁的構造:心內(nèi)膜、心肌層、心外膜。
(四)心傳導系:
1、組成:包括竇房結、房室結、房室束及其周圍分支。其中竇房結位于上腔靜脈與右心房結合處的心外膜深面,是心臟正常的起搏點。房室結在異常情況下也能始發(fā)節(jié)律興奮。
2、功能:產(chǎn)生和傳導沖動,維持心臟的正常節(jié)律,使心房心室肌收縮保持協(xié)調(diào)。
(五)心臟的血管和神經(jīng):
1、營養(yǎng)心臟的動脈有左右冠狀動脈,靜脈大部分匯集于冠狀竇流入右心房。
2、支配心臟的神經(jīng)分為:交感神經(jīng)——興奮作用,使竇房結發(fā)放沖動的頻率增加,心跳加強加快。副交感神經(jīng)——作用相反
三、 血管
(一)動、靜脈血管壁的一般構造分三層:外膜、中膜、內(nèi)膜。
(二)毛細血管壁最薄,通透性大,管徑最小,血流緩慢,有利于物質交換。
(三)體循環(huán)的血管:
1、體循環(huán)的動脈:
(1)、體循環(huán)的動脈主干:左心室——升主動脈——主動脈弓(發(fā)出三條分支,由右到左為:無名動脈、左頸總動脈、左鎖骨下動脈)——胸主動脈——腹主動脈——左、右髂總動脈。由動脈主干發(fā)出血管分支到全身各器官。
(2)、右上肢運動的供血途徑:血液從左心室——升主動脈——主動脈弓——無名動脈——右鎖骨下動脈——右腋動脈——右肱動脈——右橈、尺動脈——右掌深、淺動脈弓。
(3)、左上肢運動的供血途徑:同(2),去掉無名動脈,將右改為左。
(4)、右下肢運動的供血途徑;血液從左心室——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主動脈——腹主動脈——右髂總動脈——右髂外動脈——右股動脈——右月國 動脈——右脛前、后動脈——右足背、足底動脈。
(5)、左下肢運動的供血途徑:同(4),右改為左 。
(6)、體循環(huán)血管壁上的特殊結構:
A、:頸動脈小球:在頸內(nèi)、外動脈分叉處的后方,為一扁橢圓形小體。屬于化學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當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時,可反射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B、頸動脈竇:為頸內(nèi)動脈起始處的膨大部分,壁內(nèi)有特殊的感覺神經(jīng)末梢,屬于壓力感受器。當動脈血壓升高時,可刺激此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心跳減慢,末梢血管擴張,血壓下降。
2、體循環(huán)的靜脈:
(1)上腔靜脈系
(2)下腔靜脈系
(3)心靜脈系
四、體育鍛煉對心血管形態(tài)結構的影響
(一)體育運動對心臟的影響,具有“運動心臟”:心肌纖維增粗,心壁增厚,心臟有更大的收縮力。
(二)體育運動對血管的影響,動脈壁中膜增厚,毛細血管數(shù)增加,分支吻合豐富,冠狀動脈口徑增粗等。
第二節(jié) 淋巴系統(tǒng)(包括淋巴管和淋巴器官)
一、淋巴管:
二、淋巴器官:
1、淋巴結:有過濾和防御作用。
2、脾: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上腹部,主要由網(wǎng)狀組織和血管構成,具有儲存血液、破壞衰老的紅細胞及產(chǎn)生抗體參與體內(nèi)的免疫反應等作用。
3、扁桃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