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隋唐至宋元,檔案文獻編纂發(fā)展的表現(xiàn)
、俜晌臅⒃t令奏議、別集和總集成就突出
、谠谌諝v、會要、會典等檔案史料匯編方面,以及金石檔案等專門檔案文獻匯編方面也有重大成就
③在事類體和編年體皆獲得充分發(fā)展
、苓@一時期涌現(xiàn)出多位編纂大家和學者
2.A隋唐時期政治與文化學術概況及其對檔案文獻編纂的影響
(1)建立三省六部制,即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2)經(jīng)學上,以義疏之學為主要特點
(3)文學上,唐詩取得了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的最高成
(4)思想上,佛學大盛,唐代主要是對以前解釋的匯總,代表作《五經(jīng)正義》。
(5)史學上①出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通論史學的著作,即劉知幾《史通》
、陂_始出現(xiàn)《通典》《唐六典》《唐會要》等,標志著中國典志體史書的創(chuàng)立
、酃傩奘窌衅鹁幼、時政記、日歷、實錄、前朝史、國史等有長足發(fā)展
時政記是由宰相秉筆的朝堂奏論政事記錄。唐代逐漸形成繼位皇帝為先帝撰修實錄 的慣例,后代相沿成為定制,韓愈《順宗實錄》
B.宋元時期:積貧積弱,重文輕武,史學、文學、文獻學獲得長足發(fā)展,開創(chuàng)理學、金石學。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是宋代史學發(fā)展的標志性成果(編修順序:長編、提綱、正文),同時完成《資治通鑒考異》、類書的發(fā)展。
、倏籍悾和患虏煌挠^點匯編成冊
②類書:《皇覽》是最早的類書,失傳.清代《古今圖書集成》是中國最大類書,最精美的銅活字書。
3.唐代檔案文獻編纂成就(+綜述一唐代)
(1)法律文書匯編
令,格,式
(2)詔令奏議集
、佟短拼笤t令集》代表這一時期詔令集編纂的最高水平
、凇短泼甲唷
(3)以檔案材料為主的制度史
、贂洌骸短屏洹,詳細記載了唐代職官制度,是一部重要的官修制書。
、跁骸短茣。會要以記錄典章制度為主,重在匯總以詔令、奏書為主的檔案文獻。
(4)以檔案材料為主的編年體史料長編
唐代后期開始編纂日歷,如《唐僖宗日歷》,但并未形成制度。
4.宋代檔案文獻編纂成就+(綜述一宋代)
(1)法律文書匯編
、倭睿,式 《貞觀令》、《貞觀格》、《貞觀式》
、诰庪罚核未O立編敕的專門機構,編敕數(shù)量眾多 《太平興國編敕》
、蹢l法事類:南宋出現(xiàn)的新的法律文書編纂形式,將敕、令、格、式合一,按事類重新分門排纂
、芘欣簲喟高^程中典型案例被其他人或其他地方效仿的地方,南宋時成為法律形式的一種
(2)詔令奏議集
①《宋大詔令集》代表這一時期詔令集編纂的最高水平
、谮w汝愚《宋朝諸臣奏議》(我國現(xiàn)存最早最有系統(tǒng)的器物圖錄),代表這一時期奏議總集編纂的 最高水平。
【北宋一代臣僚奏疏的匯集,共收錄241位大臣1630篇奏疏。
最大特點:以一代為限,匯編大臣奏章。價值:開啟了匯編一代大臣奏章的選題】
(3)金石檔案匯編
金石:”金”指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石”指作為文獻載體的碑碣等石刻,特別以唐代墓碑為主
、賲R編金石學材料:呂大臨《考古圖》,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洪適《隸釋》
②學術研究:歐陽修《集古錄跋尾》是傳世最早的金石學學術專著。(歐陽修以“跋尾”的形式對金石檔案文獻進行研究對后世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成為傳統(tǒng)金石學著作的重要體例)
、鬯未_始運用金石材料來研究古代典籍(開始自覺地運用“二重證據(jù)法”)
(4)以檔案材料為主的制度史
宋國朝會要
(5)以檔案材料為主的編年體史料長編
、偃諝v:宋朝日歷的編纂成為定制,日歷屬于編年體
、凇顿Y治通鑒》(開創(chuàng)了修史先作長編的史書修撰程序)長編的后續(xù)仿作: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李昉的《文苑英華》
5.劉知幾的檔案文獻編纂學思想
(1)劉知幾生平與著述
劉知幾,字子玄,彭城(江蘇徐州)人,20歲中進士。代表作《史通》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史學 理論的專著,其中《直書》《疑古》《惑經(jīng)》等,皆有關于檔案文獻編纂的理論論述。
(2)劉知幾的檔案文獻編纂學思想
、贈_破經(jīng)書光環(huán),明確《尚書》性質(zhì),對以往的史學流派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
a.論述了《尚書》家,《春秋》家,《左傳》家,《國語》家,《史記》家,《漢書》家等六家
b.推崇紀傳體斷代寫法,提倡后人向《漢書》學習
從體裁上將史書分為“六家”和“二體”。
“六家”:《尚書》家為記言體,《春秋》家為記事體,《左傳》家為編年體,《國語》家為國別體,《史記》家為紀傳體,《漢書》家為斷代紀傳體。
“二體”:編年體和紀傳體
、趨^(qū)別史籍為“當時之簡”與“后來之筆”
、壑鲝垖嶄浿睍,重視考證辨?zhèn)危凇吨睍贰兑晒拧贰痘蠼瘛坊A上提出史料考證辨?zhèn)畏椒?/P>
、苷_處理史料的廣征博采和善擇慎取的辯證關系,在史料的取舍上注重博和簡的關系
⑤于紀傳體中倡設記言的“書”體,提倡保留具有檔案性質(zhì)的如“制冊章表書”等檔案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