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文
①檔案文獻匯編,包括正文和輔文兩部分,輔文主要有三個方面:評述性輔文,查考性輔文,檢索性輔文
、谳o文對于檔案文獻編纂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
評述性輔文
1.注釋【最早的注釋稱作“傳”,如《左傳》 《公羊傳》 《榖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后用“詁”、“訓”、“記”、“解”、“箋”、“章句”等字詞來表示注釋】
(1)注釋:是指對已經(jīng)決定編纂公布的檔案文獻中某些不易被讀者理解的字詞進行解釋,并對編纂工作情況予以簡要說明
(2)注釋包括:
A.內(nèi)容注釋
①對檔案文獻中出現(xiàn)的人物注釋:人名注釋,人物注釋
、趯n案文獻中記載史實的注釋(史實往往略或虛)
③對檔案文獻標題的注釋
④.對檔案文獻中時間的注釋
、輰n案文獻中地名的注釋
⑥對檔案文獻中隱語的注釋(包括黑話)
B.對檔案文獻編纂公布情況的注釋
(3)注釋的要求:準確,簡明,客觀公正,評述結(jié)合
2.按語
(1)按語:按語又稱“按”、“案”或“桉”,向讀者檔案文獻的編纂公布、背景、作者、內(nèi)容、價值、出處等情況,對讀者有提示及參考作用。
(2)按語的內(nèi)容(目的、背景、作者、內(nèi)容、訂正某些過時甚至錯誤的觀點、價值、出處、版本)
(3)編寫按語的要求:觀點正確;重點突出;簡短生動
3序言
(1)序言:序言亦稱前言、引言、弁言、序、緒言、緒、敘,是編者向讀者作對該書的總評述和總說明,以指導讀者閱讀文獻匯編。
章學誠:“書之有序,所以明作書之旨也。”
(2)序言的基本內(nèi)容
、俳淮鷧R編檔案文獻選題的目的意義
、诮榻B相關背景及成書經(jīng)過
③介紹珍貴史料及思想傾向
、芙榻B全書主要內(nèi)容及學術價值
、菡f明相關書籍和版本及其流傳情況
⑥說明在檔案匯編中所做的其他有益工作
查考性輔文
1.年表
(1)年表:按照時間順序?qū)λ鶇R編的對象如人物、事件、機構等所做的簡要手冊。
(2)年表的種類
、俅笫履瓯恚菏录毠,部門,地區(qū),國家
、谌宋飩饔浤瓯恚阂喾Q年譜,是將一定人物生平的主要事跡按時間順序排列的簡要手冊。分:自訂年譜(必不完整)和后人編訂的年譜
(3)年表的組成部分及其要求
、贂r間:要求準確無誤
、谑聦崳汉喢饔譁蚀_的要事匯編。
a.事實真實準確 b.選擇大事、要事載入年表 c.文字簡明 d.觀點正確
2.備考
(1)備考:屬于檔案文獻匯編內(nèi)的一種查考性參考資料,包括查找、參考兩個作用,用來幫助讀者了解檔案文獻的可靠程度和完整程度,從而有助于讀者判斷檔案文獻的價值。
(2)備考的組成:檔案文獻的出處,可靠程度和完整程度,外形特征,曾出版的情況
3.編輯說明
(1)編輯說明:又稱編者的話、編者例言、出版說明和凡例等,它的作用是介紹匯編內(nèi)檔案文獻的狀況和編者進行編輯加工的情況,幫助讀者順利閱讀和利用匯編內(nèi)的檔案文獻。
(2)編輯說明的內(nèi)容:①說明匯編內(nèi)檔案文獻的的狀況 ②編輯加工的工作
檢索性輔文
1.目錄
(1)目錄:目錄是目和錄的合稱。目指篇名或書名,錄是對目的說明和編次。 在檔案文獻編纂學中還包括對檔案文獻卷數(shù)、主旨等加以說明。
(2)目錄的種類
、賲R編目錄
②參考書目
、蹠拷忸}:由書目和解題兩部分組成,包括說明包括的檔案文獻的書目和就這些書目進行解題兩方面的內(nèi)容,便于讀者查找書籍和明確匯編檔案文獻的價值。
【解題:亦稱“提要”“題解”,主要針對書目所列舉的圖書文獻等資料的某些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簡要的評價和介紹,如作者、卷數(shù)、主旨、出版】
2.索引
(1)索引:將書籍中內(nèi)容要項或重要名詞逐一摘出,依次排列,標明頁數(shù),以便檢索,叫“索引”,亦稱“引得”。(清代以前稱“通檢”或“備檢”,近現(xiàn)代稱英文譯音“引得”。)
(2)索引的結(jié)構:條目,注釋,代碼
(3)索引的種類
、偃嗣饕浩胀ㄈ嗣饕喴嗣饕,詳細人名索引 《中國人名大字典》
、跁饕豆沤駮考伞
③主題索引
、艿孛饕吨袊孛笞值洹
(4)編制索引的方法和要求
、贅艘郎蚀_ ②符號統(tǒng)一 ③范圍具體 ⑤細致認真
“十通”:我國古代十部政書的總稱,記載了上古至清末政治制度、名物制度如禮制、樂制、兵制、官制、稅制等等的典章制度
“三通”:唐·杜佑《通典》,宋·鄭樵《通志》,元·馬端臨《文獻通考》 +
“續(xù)三通”:《續(xù)通典》《續(xù)通志》《續(xù)文獻通考》 +
“清三通”:《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獻通考》 + 《清朝續(xù)文獻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