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多元時代的開啟】
文學多元時代的開啟:
19世紀后期,歐洲文學呈現出多元化的格局。
一是30年代“靜悄悄地走上歷史舞臺”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在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之后,進入了全面繁榮的時期;
二是隨著人們對環(huán)境和遺傳作用認識的深化,自然主義文學也在現實主義的基礎上形成;
三是巴黎公社革命直接產生了巴黎公社文學,這是無產階級文學繼憲章派文學之后的繼續(xù)和發(fā)展;
四是各種非理性的具有現代特征的形式主義文學也紛紛出現在歐洲的文壇上。一時間多元紛呈,但主潮仍然是批判現實主義。
1、19世紀后期文學的基本特征:
一、三種思想并存。
、僖皇邱R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它明確提出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這個思想指導了無產階級運動,影響了巴黎公社文學。
、诙莻鹘y(tǒng)的人道主義思想,它抨擊邪惡,但又鼓吹改良和博愛,這個思想繼續(xù)影響著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廴鞘灞救A、尼采、柏格森的非理性學說,他們否定現存的秩序、世界的整體性和人類的理性,對世界感到失望和無所適從,只好退回內心,強調“意志”,他們影響了唯美主義、象征主義等現代文學思潮。
二、開始“退回內心”。19世紀后期,歐洲文學開始出現“向內轉”的趨勢,他們既重視對外界事物的描繪,更重視對心理活動的把握和對直覺的捕捉。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注重再現心理矛盾與發(fā)展的全過程,使自己的作品成為“心電圖”式的作品。而一批具有先鋒精神的作家則努力捕捉瞬間的心理感受,力求把外界事物轉變成一片“象征的森林”。
三、越來越重視文學技巧。除無產階級文學仍然走大眾化、通俗化的道路外,其他派別的文學都注重文學技巧的使用和創(chuàng)新。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注重心理分析與內心獨白,形式主義文學則注重象征與隱喻,講究交感與對應。
2、自然主義文學
——19世紀后期流行的、產生于批判現實主義之中的一個文學思潮和流派。特征:
、購娬{寫真實,再現自然。
自然主義把真實理解為自然。所謂再現自然,就是真實地而不是典型化地描寫日常生活。
②強調客觀性。
自然主義要求小說家完全消失在小說情節(jié)的后面,不要介入小說的敘述,讓故事“自己來講述自己”。
、弁怀隹茖W性。
自然主義把一切歸之于自然法則,認為人的性格、欲望、行為都受制于生物規(guī)律,尤其是遺傳規(guī)律。
、苊鑼懢_性,要求描寫要達到一種科學式的精確。
代表作家是左拉。
自然主義文學濫觴于福樓拜,至19世紀70年代后才形成高潮。
法國的莫泊桑等人集體發(fā)表的《梅塘之夜》是這一運動的宣言書。
左拉
《泰萊絲拉甘》是左拉的第一部自然主義小說。
《盧貢馬卡爾家族》是左拉的自然主義大型系列小說,它的副標題是“第二帝國時期一個家族的自然史和社會史”,包括作品有:《娜娜》、《小酒店》、《萌芽》、《穆雷教士的過錯》、《盧貢家庭的家運》等。
唯美主義
法國詩人戈蒂耶是唯美主義的始作俑者。他在《〈莫班小姐〉序言》中明確地提出了“為藝術而藝術的主張。
唯美主義的代表作家是佩特和王爾德。*佩特是理論家,他的《文藝復興研究》是這一流派的宣言書。
*王爾德的童話《快樂王子》體現了他對“美”獨鐘的情感。
3、象征主義文學
——從浪漫主義中分離出來的一個文學思潮和派別,也是現代主義文學產生最早、影響最大、波及面最廣的一個文學流派。19世紀后期的象征主義成為前期象征主義。象征主義認為,現實世界是虛幻的,只有內心感受才是真實和美的;詩歌應擺脫描寫外界事物的傾向,努力寫出“內心的真實”。象征主義注重聯想和暗示,講究詩歌的神秘性、音樂性以及“交感”手法。
前期象征主義的三位代表作家是:蘭波、魏爾倫、馬拉美。
美國的愛倫坡和法國的波德萊爾是其先驅。
法國詩人讓莫里亞斯在《費加羅報》發(fā)表了一篇《象征主義宣言書》標志著象征主義正式誕生。
法國文學
莫泊桑(世界文壇三大“短篇小說之王”之一,和俄國契訶夫、美國歐亨里并列)的名篇及其特色。
4、莫泊桑短篇小說的基本主題和代表作品:
、賹戀Y產階級的風俗習尚,揭露資產階級的腐化墮落和拜金主義,嘲諷小市民的追逐浮華與愛慕虛榮。
代表作品:《我的叔叔于勒》、《項鏈》。
、趯懫辗☉(zhàn)爭,反映了高貴者未必高貴,卑賤者未必卑賤,強調了普通群眾中有更多的愛國主義者。
代表作品:《米隆老爹》、《羊脂球》等。
《羊脂球》是莫泊桑第一篇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短篇小說,也是他的成名作。
5、莫泊桑短篇小說的藝術特色:(從《羊脂球》看莫泊桑短篇小說的藝術特色)
、啪傻乃囆g構思,作品以小見大,巧妙地將法國社會濃縮在一輛馬車里(《羊脂球》)。
⑵生動逼真的細節(jié)描寫和鮮明的對比手法。(《羊指球》中羊脂球準備的豐富的食品)。
優(yōu)秀短篇小說的共性:(本人概括,僅供參考。)
、俳Y構精巧,以小見大。
、谥S刺、夸張、幽默。
、奂毠(jié)描寫生動逼真。
、苷Z言簡潔生動,富于個性化。
英國文學
托馬斯哈代(1840-1928)的性格與環(huán)境小說。(見專節(jié))
6、肖伯納(1856-1950)是英國現代戲劇的奠基者。
《鰥夫的房產》是肖伯納的第一個劇本。
《華倫夫人的職業(yè)》撕下了“體面的”資產者的面具。
《傷心之家》模仿契訶夫風格寫成。
《巴巴拉少!肥切げ{的代表作。
肖伯納突出的藝術特點:
幽默的臺詞,雙關妙語和機警的俏皮話,生動風趣,富有表現力。
俄國文學
7、簡述俄國19世紀后期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特點:
、俣韲膶W對社會的批判是異常尖銳而全面的,不僅批判了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而且還批判了宗教制度和資本主義。
、趯F族和社會出路的探索越來越迫切,對靈魂苦難的關注越來越執(zhí)著,基督教人道主義思想也越來越濃厚。
、墼谌宋镄蜗蠓矫,還出現了平民知識分子代表的新人形象系列和由貴族地主立場向平民立場轉化的“懺悔的貴族”形象系列。
契訶夫是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最后一位偉大作家。(短篇小說、戲劇)
契訶夫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特色:
、偕朴谝匀粘I顬轭}材,通過平凡的現象,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樸素無華,真實可信。
、诮Y構精巧,以小見大,內涵豐富,發(fā)人深思。結尾常是開放性的,給讀者創(chuàng)造廣闊的想象空間。
、埏L格獨特,幽默辛辣。共同特點是含蓄、樸素、簡練,具有強烈而深沉的藝術魅力。
、苷Z言簡潔明了,詞匯豐富,比喻新鮮,富于節(jié)奏感。
8、《套中人》的思想內容:(簡析“套中人”別里科夫的典型形象和意義。)
《套中人》是契訶夫的代表作。
、潘茉炝艘粋舊制度的衛(wèi)道士、新事物的反對者的典型——中學希臘語教員別里科夫。這個典型概括了那些由自私、怯懦、喪失人格,屈從反動勢力,進而墮落成為反動勢力幫兇的人們的一般特征。
、仆高^這個形象,既看到了沙皇統(tǒng)治的殘酷,也看到了一些知識分子的自私、軟弱和妥協性,還看到了俄國社會必須改造的迫切性。結尾,契訶夫大聲疾呼“不能再這樣生活下去啦!”。
這個人物形象象征著沙皇制度的色厲內荏。
9、《套中人》充分體現了契訶夫短篇小說的特色:
①小說結構精巧,采用了故事套故事的結構方式。
、诳鋸埡椭S刺的妙用。
③語言簡潔生動,富于個性化。
10、美國文學
威廉豪威爾斯被稱作美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
11、東歐、北歐文學顯克微支是波蘭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妒周婒T士》
易卜生是挪威批判現實主義的“文壇四杰”之一。(見專節(jié))
丹麥安徒生童話的影射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丹麥文學史家勃蘭兌斯的成就和價值:
勃蘭兌斯的名著《十九世紀文學主潮》構建了新的文學史體系,繼承史達爾夫人、圣佩韋和泰納的方法,對歐洲19世紀文學作了整體的、比較的研究,對后來的文學史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