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自學考試 >> 筆講串講 >> 文學類 >> 外國文學史 >> 文章內容

排行熱點

2015年全國自考《外國文學史》筆記串講:高爾基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5年5月8日 ] 【大 中 小】

  【高爾基】

  原名:阿列克塞•克西姆維奇•彼什科夫。

  1、創(chuàng)作成就

  高爾基,杰出的無產階級作家,蘇聯(lián)文學的奠基人。是無產階級文學最偉大的代表,把世界無產階級文學推向了新的高峰。高爾基的文學創(chuàng)作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早期創(chuàng)作中催人奮進的力量。早期創(chuàng)作具有兩種色彩:

  o浪漫主義——《伊則吉爾老婆子》、《鷹之歌》。

  o現(xiàn)實主義——《切爾卡什》等。

  o發(fā)表了第一部長篇:《,攐高爾杰耶夫》。

  革命準備時期:

  o長篇小說《母親》。

  o散文詩:《海燕》。

  o劇本:《小市民》、《底層》。

  十月革命期間:

  o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和《我的大學》(十月革命后完成)。

  十月革命后:

  o長篇小說《阿爾達莫諾夫家的事業(yè)》、《克里姆o薩姆金的一生》(最后一部長篇)。(薩姆金精神,揭示了俄羅斯民族精神、文化心理的基本特征。)

  2、高爾基早期(1892——1899)創(chuàng)作特色:

  高爾基的早期作品,具有兩種色彩和風格,一種是浪漫主義的,一種是現(xiàn)實主義的。

  屬于浪漫主義的作品主要歌頌英雄的獻身精神,反映勞動人民反抗沙皇統(tǒng)治、渴望自由解放的革命激情。如:取材于民間傳說的《伊則吉爾老婆子》和《鷹之歌》等。

  3、《海燕》的象征:

  詩中風、云、雷、電象征黑暗的反動勢力;

  海鷗、海鴨、企鵝象征害怕革命的資產階級社會階層;

  洶涌澎湃的大海象征日益覺醒的革命群眾;

  暴風雨象征即將到來的革命風暴;

  海燕則是無產階級革命者的化身,是作者歌頌的中心形象。

  4、為什么說《母親》是一部劃時代的光輝著作?(《母親》的主題和內容。)

  長篇小說《母親》是高爾基的代表作。它以母親為連接整篇作品樞鈕,又暗喻著群眾是革命的母親,通過沼地戈比事件、“五一”游行、法庭斗爭三個階段,開拓了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新的主題、新的人物、新的創(chuàng)作方法,成為一部劃時代的光輝著作。標志著作家思想和藝術上的成熟,是蘇聯(lián)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學史上開辟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

  ①新的主題:《母親》是一部反映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俄國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全景式作品。作品展現(xiàn)了俄國工人運動的整個歷史進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工人小組的成長,人民群眾的覺醒。革命斗爭從自發(fā)到自覺,從經濟斗爭到政治斗爭,無一不在小說中得到鮮明的體現(xiàn)。(而十九世紀的《艱難時世》、《瑪麗o巴頓》、《萌芽》是用人道主義,同情工人斗爭。)

 、谛碌娜宋铮骸赌赣H》塑造巴威爾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英雄人物形象,巴威爾從普通工人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典型,描述了他性格發(fā)展的三個階段:⑴在“沼地戈比”事件中,由于還“不會說明真理”,罷工失敗。⑵“五一”游行中,他舉著紅旗走在最前頭,表明他斗爭的無畏和政治上的堅定與成熟。⑶法庭斗爭使這個人物顯出了他的全部光輝,他的演說義正辭嚴,一瀉千里,是向舊制度宣戰(zhàn)的檄文,說明他已具備高度的理論水平和革命膽略。終于成為無產階級文學中第一個用革命理論武裝起來的工人革命家形象。

 、坌碌膭(chuàng)作方法:《母親》運用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體現(xiàn)了在革命的發(fā)展中表現(xiàn)現(xiàn)實的創(chuàng)作原則。既如實地反映了當時無產階級的斗爭曲折性,又充滿革命的激情、英雄主義精神和理想主義光輝,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為主而又結合浪漫主義的作品。

  5、《母親》在世界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意義和深遠影響:

  《母親》是高爾基最重要的長篇代表作,它開辟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新紀元,不僅是蘇聯(lián)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作,也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部描寫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不朽名著。由于它高度的思想性、藝術性和在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中所起的教育鼓舞作用,以及對世界無產階級文學所作的巨大貢獻,而被譽為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的典范性作品。在這部長篇中,作者從無產階級的黨性原則出發(fā),以新的主題、新的英雄人物和新的創(chuàng)作方法成功地解決了歷史進程向文學藝術提出的重要課題——表現(xiàn)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的問題,為無產階級文藝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首先,它深刻地反映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時代的本質,正確地表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赌赣H》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主張徹底摧毀舊制度,建立真正的社會主義社會。

  其次,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一批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無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的形象。

  o巴威爾是20世紀初俄國先進工人的典型;

  o尼洛夫娜由一個不覺悟的家庭婦女成長為一個堅強的無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

  再次,小說運用了嶄新的創(chuàng)作方法——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

  o在小說里,現(xiàn)實生活是在新舊事物的斗爭中,在革命的發(fā)展中被真實具體的表現(xiàn)出來的。高爾基描寫了兩種力量的斗爭,揭示了歷史發(fā)展的趨勢。他使讀者相信,革命雖然可能遭到挫折和暫時的失敗,但歷史發(fā)展的方向是不可改變的,革命一定會取得最后的勝利。

  o小說還充滿了革命浪漫主義、革命理想主義的精神。小說雖然描寫了革命者艱苦的斗爭,但通篇卻充滿了樂觀主義精神。這種嶄新的創(chuàng)作方法與過去那種只能揭露和批判現(xiàn)實、卻描繪不出社會遠景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方法是有本質區(qū)別的。

  6、巴威爾形象:

  巴威爾是高爾基在《母親》中塑造的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英雄人物形象,是20世紀初俄國先進工人的典型。作品通過三次革命斗爭,反映了巴威爾從普通工人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過程:

 、旁凇罢拥馗瓯取笔录,由于還“不會說明真理”,罷工失敗。

 、啤拔逡弧庇涡兄,他舉著紅旗走在最前頭,表明他斗爭的無畏和政治上的堅定與成熟。

 、欠ㄍザ窢幨惯@個人物顯出了他的全部光輝,他的演說義正辭嚴,一瀉千里,是向舊制度宣戰(zhàn)的檄文,說明他已具備高度的理論水平和革命膽略。終于成為無產階級文學中第一個用革命理論武裝起來的工人革命家形象。

  7、母親尼洛夫娜形象及其典型意義。

  母親尼洛夫娜是一個由舊式不覺悟的家庭婦女經過革命斗爭洗禮,變?yōu)閳远ǖ母锩叩牡湫托蜗。她的性格發(fā)展經歷三個階段:

  ①身受政權、夫權和神權三重壓迫,無權的地位使她整天沉默不語,提心吊膽,顯得悲哀和柔順。

 、诟锩叱T谒依锞蹠,她從恐懼變?yōu)榱晳T,自發(fā)地認為革命事業(yè)是對的。出自母愛,主動承擔送傳單的任務,邁出了革命事業(yè)的第一步。

 、勰赣H被捕,徹底完成了這一形象從膽小怕事、逆來順受的家庭婦女到自覺工作、堅定無畏的革命工作者的轉變。

  這個形象的典型意義:母親的變化是廣大人民群眾革命意識覺醒的具體體現(xiàn),顯示了革命理論和運動在教育人改造人方面的巨大威力。

  8、巴威爾和斯梯芬(《艱難時世》)形象之比較:

  相同點:都受到資本家的剝削和壓迫,都有改變自己貧困地位的愿望和行動。

  不同點:

  (1)所處的時代不同。

  o斯梯芬處于19世紀中葉的英國社會,馬克思主義剛開始傳播;

  o巴威爾處于20世紀初的俄國,馬克思主義已經實行并和俄國工人運動緊密結合。

  (2)接受的社會思潮不同。

  o斯梯芬接受的是“工聯(lián)主義”思潮;

  o巴威爾接受的是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思潮。

  (3)反抗的方式不同。

  o斯梯芬主張工人和資本家聯(lián)合,依靠資本家發(fā)善心來改變工人的悲慘處境;

  o巴威爾主張通過暴力革命來推翻資本主義,實現(xiàn)社會主義。

  (4)最后的結局不同。

  o斯梯芬最后遭到資本家誣陷,跌入廢礦井而死去;

  o巴威爾帶領廣大工人展開革命斗爭,革命烈火遍及城市和鄉(xiāng)村,預示了工人斗爭必定勝利的歷史趨勢。

  (5)典型形象的意義不同。

  o斯梯芬的形象既控訴了資本家的非人道,也反映了“工聯(lián)主義”的破產。

  o巴威爾的形象為廣大工人指明了一條翻身求解放的必然途徑——以革命手段推翻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工人當家做主人。

責編:xiejinyan
锦州市| 耿马| 黄冈市| 龙胜| 德阳市| 宣威市| 渭源县| 叶城县| 甘泉县| 鹿邑县| 长海县| 常宁市| 文水县| 宜阳县| 双柏县| 荣成市| 福贡县| 四平市| 望城县| 安图县| 荣昌县| 财经| 阿城市| 蚌埠市| 鹤岗市| 宿迁市| 如皋市| 奉贤区| 阜宁县| 武义县| 固原市| 瑞丽市| 内黄县| 永丰县| 贵德县| 韩城市| 北票市| 郸城县| 彭山县| 砚山县|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