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教對中國文化有哪些影響?
① 寺院、僧徒、出家,改變了中國當時固有的社會結構,沖擊著固有的倫理觀念,促發(fā)著新的生活信念和生存方式。
② 作為宗教,其精神因素滲透到文化的方方面面。A.敦煌石窟、寺廟建筑中的雕塑等都是藝術中的新景象。B.佛教繪像影響了中國文人畫。C.佛理影響詩歌的內容,促使新文學體裁產生。D.佛經的翻譯促進人們對漢語聲調的認識,佛經的流傳刺激著印刷業(yè)的新變。E.佛教節(jié)日影響著民間的經濟貿易。
③ 佛教哲學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的影響,更是深入而持久。
④ 佛教的傳入,深化了中國固有的文化。
2. 簡述“兩稅法”實施的意義?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朝廷采用楊炎的建議,頒布實行“兩稅法”,以夏、秋兩次征稅而得名。其主要特點:①核心內容是以一個家庭的財產狀況和田畝數(shù)量為依據(jù)征收賦稅。②對茶、酒、鹽等商品交易征稅,改變多少年來以單一農業(yè)稅為主的稅收結構。③同時還協(xié)調了中央與地方稅利分割關系。
“兩稅法”的意義:
① 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種與傳統(tǒng)重農主義大不相同的國家觀念。
② 無意間承認了一切私人的贏利活動是合法的,從而引起所有制觀念的更新。
③ 貧農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松馳多了。
④ 兩稅法的實施為社會的富人和窮人都不同程度地松了綁,正因如此,唐宋之際才出現(xiàn)了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面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