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面向21世紀的教育管理
1、在關于21世紀與教育的討論中,人們對未來教育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的觀點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類:
①人類生存環(huán)境與教育。世界全民教育大會從全球角度消費綜合地研究并試圖解決人口劇增、環(huán)境惡化、資源的浪費和日益短缺所構成的“人類困境”問題,提出了在解決“人類困境”諸問題的過程中,教育發(fā)揮著不可缺少的作用。使人類獲得有關人口、資源、環(huán)境以及消除貧窮、提高生活質量所必須的知識和技能。教育與自然環(huán)境、社會秩序構成了“人類生態(tài)系統(tǒng)”,人們期望在21世紀能夠得到解決。
②國際間的經濟競爭、科技競爭、人才競爭和教育。當今世界政治風云變幻,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科學技術發(fā)展迅速。世界范圍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說,誰掌握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于戰(zhàn)略主動地位。
③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信息時代與教育。從工業(yè)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人類有權共享信息資源,而現在世界上還存在著信息霸權主義和信息垃圾,未來教育在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和分辨信息垃圾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④ 教育自身問題與改革。每個人不僅能夠受教育,而且要受到最好的教育。因此,教育必須改革。
2、20世紀給人類遺留下哪幾個重大問題,需要21世紀去解決?教育應該做些什么?
①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人類帶來幸福,為什么同時又給人類帶來災難。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給人類帶來幸福,提高了生活質量改善了勞動條件,但是環(huán)境的污染、生態(tài)平衡的破壞、土地的沙漠化、不能再生性資源的濫采濫伐、毀來性的武器以及科技用于作偽和犯罪。于是也就出現了人口問題、糧食問題、醫(yī)療衛(wèi)生問題、民族問題、宗教問題和意識形態(tài)問題等。
、谌蚪洕c科技一體化趨勢和現存社會經濟秩序的不公平是20世紀遺留給人類第二個大問題。
、劭茖W技術的發(fā)展,縮短了人類之間的地域界限,但人類這間的文化矛盾如何解決。從本質上說,它不單純是個民族問題、種族問題還是宗教信仰問題,它有著深刻的經濟背景或政治背景。
總之20世紀留給我們的三大問題也要求在21世紀中努力去解決。教育和教育管理要在保護環(huán)境、消除不公平、擺脫貧困、增進人類之間的相互溝通、理解、學習等方面做出貢獻。人類將通過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來掃除文盲、消除貧困、防止疾病、取消戰(zhàn)爭、增強理解、促進合作,建立一個和平、自由和正義的新時代。21世紀的教育和21世紀的經濟、政治、文化協(xié)調發(fā)展。21世紀是以信息革命為標志的世紀,信息時代經“數字化”形式改變了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育在“數字化生存”中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21世紀的經濟與科技術的發(fā)展為教育革命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21世紀信息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制造技術的發(fā)展趨勢,這些科學的發(fā)展都與教育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3、教育現代化:是建立在工業(yè)、農業(yè)、科技、國防現現代化的基礎之上,現代經濟和現代科技為教育現代化提供了先進的教育工具和教育手段。
4、社會現代化有三個層次:首先是物質條件的現代化也就是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其次是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方向的現代化。第三是人的觀念和行為的現代化簡稱人的現代化。
5、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市場經濟發(fā)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哪些要求?
現代人:是指信息時代的現代人,即是指在以工業(yè)文明為主導的現代社會環(huán)境中,產生了工業(yè)文明培養(yǎng)下的現代人。信息環(huán)境對現代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注:
、 信息時代要求人要有強烈的主體意識和合作精神,打破自身的依賴性和自我封閉的心理狀態(tài),在教育和教育管理上要突出自信、自立、自強、自治的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會與人合作。
、 信息時代要求人具有開放與閉合統(tǒng)一的思維方式,在開放中同外界交換物資、能量和信息,在閉合中實現有效性,在教育和教育管理上把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結合起來,打破閉門讀書的教育模式。
③ 信息時代是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的環(huán)境,它要求人善于識別機遇、捕捉機遇,而不是等待“命運”或權力部門的安排,在教育和教育管理上要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分析、加工的能力。
、 信息時代要求人有改革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而不是懼怕風險和因循守舊,在教育和教育管理上要進行創(chuàng)新性學習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 信息時代要求人在社會生活中處理好原則性和靈活性的關系,在教育和教育管理上要進行權變意識和行為改造的教育。
6、在社會轉型期教育工作中遇到了哪些矛盾和困惑?對教育管理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
、贂r間節(jié)奏加快。如現在當校長和教師的都覺得負擔太重了,而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又太少了。
、诟鞣矫娴牟顒e在加大。在教育管理中,我們既要正視差別存在的積極意義,鼓勵各級各類教育組織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和潛力,同時把教育組織之間的差別、教師工資收入的差別限定在群眾心理承受力的范圍之內。
、垡磺蓄I域都在變化。學校自身的變化也是為了使受教育者自覺地適應社會所發(fā)生的一切變化。
、軝嗤挠绊懥υ谙陆怠T诮逃芾碇袘摪鸭訌婎I導班子的建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⑤下式群體內部情感淡化。在社會轉型期,一切正式群體都十分重視效率、效益和質量,而往往忽視了群體內部的情感問題。
、 知識分子隊伍在分化。在教育管理中,如何對待現代知識分子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對現代知識分子進行分類研究有助于調動各類知識分子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7、知識分子:是指依靠知識和智慧為社會做出貢獻的腦力勞動者。
8、我國教育和教育管理改革的歷史經驗:
、僬_處理教育改革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改革的關系。
②教育改革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堅持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
、劢逃母锸墙逃晕也粩嗤晟频倪^程。
、軐Υ逃母锏膽B(tài)度要積極,方法,步驟要穩(wěn)妥。
、萁處熓墙逃母锏膭恿,而不是教育改革的阻力。
⑥教育改革要大膽探索,大膽實踐。
、呤澜缟蠜]有最完善的教育改革方案。
、嘟逃母锸且粓龉詰(zhàn)、持久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