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歷史學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各自特點
1.瓦格納的特點
(1)對國民經濟結構的分類:他把國民經濟結構分成三類:
一是營利性經濟組織;
二是慈善性經濟組織;
三是強制性的共同經濟組織。后者位于前者之上。
(2)對國家經濟作用的看法:認為:國家是集體經濟的最高形式,國家的職能是警察、公務機關。國家救濟是社會改良的主要支柱。
(3)他的國家社會主義綱領:P285
、倥懦a中的無政府狀態(tài)。
②“防止利用經濟周期的變動”,“制止投機活動”。
、厶岣吖と斯べY、穩(wěn)定工人地位、縮短勞動時間,廢除童工、女工、扶助老弱病殘、保護孤寡等社會保障和勞動保險。
、馨选疤岣呷嗣袢罕娫诘赖、衛(wèi)生、體質、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政策”歸由國家和公共團體管轄。
、莞慕M財政體制,使地租、利息、企業(yè)利潤等納入“公共金庫”或“國庫”,將有關土地、資本和企業(yè)移歸國家和公共團體管理。推進“國營化”和“公營化”,尤其是交通、運輸、銀行、保險等大企業(yè)。
⑥籌措上述財源時,目的在保護下層階級利益。
、咄ㄟ^國家“租稅政策”干預投入和所有的分配。通過國家的社會保險措施使國家統(tǒng)治介入個人消費領域。
總之,瓦格納的國家社會主義改良主張是依靠上層階級的道義反省及國家權力的干預,防止財富過大積聚。他主張的其實就是“福利國家”。俾斯麥的國家干預和“實踐的基督教”的混合體。其本質不過是保守的、容克式的社會政策體系而已。
2.布倫坦諾的特點
(1)根本觀點的立場:主張工人階級團結自由,承認勞動力商品及其時代意義。承認工會的任務和作用。
(2)他和其他“講壇社會主義者”的區(qū)別:他是“講壇社會主義者”中唯一能理解工會的組織作用的人。他是現代個人主義者,他的改良思想的特點是:強調加強工人階級自身組織的團結,來改善他們自己的境遇。他是畢生厭惡俾斯麥政權的。
3.施莫勒的特點
(1)施莫勒代表的“講壇社會主義”的特征:既同保守的自由放任主義相對立,又同激進的社會主義、社會民主黨相對立。
(2)施莫勒社會改良主義針對的對象:主要是社會中間階層,如自耕農、手工業(yè)者、中小商人等。后來把“中間階層”限定為白領工人、職員、經理、經營管理人員,熟練工人、公務員等。
(3)實行社會改良的依靠力量:政府
(4)對倫理道德因素的強調:認為國民的經濟生活與道德的生活之間有著必然的統(tǒng)一和聯(lián)系,人們間的道德關系比經濟關系更基本,而國家就是這種道義關系結合的具體體現。
(5)施穆勒的經濟發(fā)展階段論:他從社會集團和地域范圍劃分經濟發(fā)展過程的階段。提出人類歷史到當時已經歷六個階段:
、俜N族或馬克公社經濟②村落經濟③莊園經濟④城市經濟⑤領域經濟⑥國民經濟。
而15-18世紀相當于由城市經濟向國民經濟的過渡階段,其時多采取重商主義政策,其目的在于建設近代國家。
上一篇:自考“經濟思想史”筆記串講30
下一篇:自考“經濟思想史”筆記串講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