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華課網校 >> 自考 >> 筆講串講 >> 經濟類 >> 發(fā)展經濟學 >> 文章內容

排行熱點

2016年自考《發(fā)展經濟學》考點解析(3)

來源:華課網校  [2016年3月7日]  【

  發(fā)展中國家的貧困與不平等狀況

  1、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的關系

  經濟增長對改善人們生活水平是一個必要條件(沒有經濟增長,無法進行收入分配),但不是充分條件(經濟增長不能保證公平分配)

  2、經濟增長與貧困的關系

  庫茲涅茨倒“U”形曲線

  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茨1955年提出

  關于經濟增長過程中收入分配變化規(guī)律的假說

  一個國家在經濟發(fā)展之初,居民收入分配一般較平等;隨著經濟發(fā)展由起步階段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居民收入差距逐漸擴大,并在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的后期達到最大值;以后,隨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收入差距會逐漸縮小,在經濟發(fā)展進入大眾消費時期后回到經濟發(fā)展之初的比較平等的水平。

  在這個過程中,吉尼系數值的變化曲線形狀類似倒寫的英文字母“U”,因此被稱為倒“U”形理論。

  3、發(fā)展中國家的貧困與不平等狀況

  (1)人均收入與分配不平等程度之間并不必然存在確定性的聯系;

  (2)高的人均收入并不必然杜絕大量絕對貧困人口的存在;

  (3)發(fā)展中國家的貧困人口大多數生活在農村地區(qū),主要從事農業(yè)和其他輔助活動;

  (4)世界貧困人口的相當大的部分是由所謂弱勢人口組成:老人、婦女、少數民族、殘疾人等。

  發(fā)展中國家解決貧困問題的政策

  1、一種觀點:經濟增長與貧困之間存在一種相互替代關系。收入分配的高度不平等是經濟高速增長的必要條件。

  理由:收入分配不平等,高收入,高儲蓄,高投資,高發(fā)展,稅收和補貼,收入再分配。

  反駁:富人的儲蓄傾向不一定高,(炫耀性的消費);

  提高收入水平是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人們積極性的發(fā)揮,對經濟發(fā)展的信心等);

  較高的收入是勞動力進行再生產的必要條件(健康,營養(yǎng),教育,勞動生產率等)

  2、解決貧困問題的政策

  (1)制定一套理順生產要素價格扭曲的政策;

  (2)制定一套能夠使發(fā)展中國家的財產、教育機會和就業(yè)機會分配發(fā)生良性轉變的機制和長遠政策;

  (3)制定一套收入再分配的政策。

責編:xiejinyan
吉隆县| 邹城市| 灵石县| 正安县| 金溪县| 利辛县| 霍林郭勒市| 永城市| 浦城县| 宁明县| 毕节市| 响水县| 都匀市| 潮州市| 涿鹿县| 筠连县| 曲松县| 南丰县| 虞城县| 徐闻县| 桑植县| 曲阳县| 达尔| 庄河市| 乌拉特中旗| 察隅县| 探索| 白水县| 揭西县| 太仓市| 绥化市| 东宁县| 英吉沙县| 互助| 蒙城县| 乌拉特前旗| 玉树县| 东港市| 富宁县| 吉木萨尔县| 江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