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題答案】
一、名詞解釋
1.腎清除率:腎清除率代表在一定時間內(nèi)(通常以每分鐘為單位)腎能使多少積
(通常以毫升為單位)的血漿中該藥物清除的能力,如腎對某藥物清除能力強時表示有
較交多血漿中的該藥物被清除掉。
2.腎小球濾過率:單位時間內(nèi)(每分鐘)兩腎生成的超濾液量稱為腎小球濾過率。
3.雙峰現(xiàn)象:某些藥物因腸肝循環(huán)可出現(xiàn)第二個血藥濃度高峰,該現(xiàn)象稱為雙峰
觀象。
4.腸肝循環(huán):在膽汁中排泄的藥物或其代謝物在小腸中移動期間重新被吸收返肝門靜脈血的現(xiàn)象。
二、填空題
1.腎,原形藥物
2.相對分子質(zhì)量,所帶的電荷
3.濾過膜,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濾過率
4.腎近曲小管,主動重吸收,被動重吸收,選擇性的重吸收,有限度的重吸收
5.腎近曲小管
6. 125
7.脂溶性,pKa,尿量,尿的pH
8.腎小球濾過,腎小管分泌,腎小管重吸收
9. 500
10.分子量較小,沸點較低
三、單項選擇題
1.D 2.A 3.C 4.C 5.A 6.D 7.B 8.A 9.B 10.A
四、問答題
1.主要有如下三個因素:
(1)腎小球濾過膜的通透性和面積:當通透性改變或面積減少時,可使濾過聾
尿液的成分改變和尿量減少。
(2)腎小球有效濾過壓改變:當腎小球毛細血管血壓顯著降低(如大失血)或囊壓升高(如輸尿管結(jié)石等)時,可使有效濾過壓降低,濾過率下降,尿量減少。如果血
滲透壓降低(血漿蛋白明顯減少或靜脈注射大量生理鹽水),則有效濾過壓升高,濾過率增多。
(3)腎血流量:腎血流量大時,濾過率高;反之,濾過率低。
2.均會引起尿量增多。主要原因是血漿蛋白被稀釋,血漿蛋白濃度降低、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從而使腎小球有效濾過壓升高,腎小球濾過率升高,最后導致尿量增加。
3.大量出汗或大量失血,都會引起尿量減少。主要原因如下:
(1)大量出汗時,水的丟失多于電解質(zhì)的丟失,血漿晶體滲透壓升高,滲透壓感受器興奮,使下丘腦視上核、室旁核神經(jīng)元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神經(jīng)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多,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
(2)循環(huán)血量減少時,對容量感受器(位于大靜脈和左心房)的刺激減弱,感受器沿迷走神經(jīng)傳人沖動減少,對視上核、室旁核的抑制減弱,使神經(jīng)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加,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