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
B |
C |
B |
C |
A |
B |
D |
C |
B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A |
B |
B |
A |
C |
D |
A |
D |
A |
A |
21 |
22 |
||||||||
D |
C |
二、多項選擇題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ABCE |
ABE |
ADE |
ABCDE |
ABCD |
ABCE |
AE |
BCE |
9 |
10 |
||||||
BCDE |
ACD |
三、填空題
1.書籍
2.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
3.記錄
4.抽查法
5.發(fā)展研究
6.科研項目
7.依變量;外變量
8.數(shù)值變量;分類變量
9.無序變量;有序變量
10.指標描述法;行為描述法
11.回顧性研究;前瞻性研究
12.應用研究;發(fā)展研究
13.研究項目單一;經(jīng)費使用少
14.研究結果
15.邏輯性;指導性
16.20
四、名詞解釋
1.依變量:指科研目的,它隨自變量改變的影響而改變,,也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依變量正是要觀察的結果或反應。
2.變量:指研究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種因素。變量是可以觀察到或測量出來的。在研究工作中變量可分為自變量,依變量和外變量等。
3.外變量:指某些能干擾研究結果的因素,在科研設計中應盡量排除,設對照組能排除外變量。
4.理論框架:利用已有的理論對研究中各概念或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作說明,則該理論就是該研究的理論框架。
5.觀察指標(觀察項目):是研究中用來反映或說明研究目的的一種現(xiàn)象標志,也是確定研究數(shù)據(jù)的觀察項目,通過指標索取得的各項資料,從中可歸納出研究結果。
6.自變量:指能夠影響研究目的的主要因素,自變量不受結果的影響,卻可導致結果的產(chǎn)生或影響結果。
7.零次文獻:指未經(jīng)發(fā)表或未進入社會交流、未經(jīng)系統(tǒng)加工整理的最原始文獻,如書信、手稿、私人筆記、記錄等。
8.一次文獻:又稱原始文獻,主要指原始論著、期刊論文、研究報告、會議錄、學位論文等,是最基本的文獻類型,是產(chǎn)生二次文獻、三次文獻的基礎。
9.二次文獻——是對一次文獻進行收集,分析,整理并將其外部特征或內(nèi)部特征按一定的規(guī)則加以編排,供讀者檢索一次文獻之用。
10.三次文獻:是科技人員在利用二次文獻的基礎上,選用大量一次文獻,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閱讀、分析、研究、整理和概括而編成的文獻。
11.不端行為:指在提出研究問題、實施研究以及報告研究結果的過程中有意偽造、歪曲、剽竊或其他嚴重偏離科學界普遍遵守原則的行為。
12.預實驗:預實驗也稱實驗研究,即在正式開始研究工作前先做的一些小規(guī)模試驗,目的是為檢查課題設計中有無需要修正的地方,同時也可以熟悉和摸清研究條件,一般都是在大規(guī)模或大樣本的研究前及研究生開題報告前,需要進行預實驗。
五、簡答題
1.簡述查閱文獻的目的。
答:
(1)了解自己的選題內(nèi)容的研究背景,以及是否與別人的研究完全重復研究內(nèi)容,減少盲目性。
(2)知曉相關領域有影響的成果及其內(nèi)容,啟發(fā)和充實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3)比較和熟悉相關的問題和概念及其關系。
(4)知道哪些地方存在知識空缺或者瘸著,進一步規(guī)劃自己的研究問題和研究假設。
(5)通過查閱文獻,可獲得相關理論作為論述的依據(jù)。
2.簡述觀察指標(觀察項目)的概念及指標選擇的基本要求和目的。
答:
(1)觀察指標是在研究中用來反映或說明研究目的的一種現(xiàn)象標志。
(2)基本要求:①能具有達到預期目的的性能;
②能如實反映研究設計的目的;
、勰苁褂^察者從中獲得準確的結果和科學的判斷。
(3)目的:是使最后獲得的資料用于分析和作出合理判斷。
3.請指出“研究子宮脫垂與產(chǎn)后參加勞動的關系”研究課題中的自變量、依(因)變量和有關的四個外變量。
答:
(1)自變量:產(chǎn)后參加勞動
(2)依變量:子宮脫垂
(3)外變量:產(chǎn)后幾天開始勞動、勞動強度、是否順產(chǎn)、產(chǎn)婦年齡、產(chǎn)褥期營養(yǎng)狀況等
4.在科研設計過程中,選擇觀察指標應注意的特征有哪些?
答:
(1)客觀性
(2)合理性
(3)靈敏性
(4)關聯(lián)性
(5)穩(wěn)定性
(6)準確性
5.護理研究的步驟是什么?
答:
(1)提出護理問題和確立研究課題
(2)查閱文獻
(3)問題的陳述
(4)確認研究變量
(5)假設形成
(6)科研設計
(7)資料收集與整理
(8)資料分析
(9)撰寫論文
6.簡述研究計劃的主要內(nèi)容。
答:研究計劃是申報,論證,檢查,管理的基本依據(jù)。包括4個方面的內(nèi)容:
(1)陳述研究問題的背景和預期目標
(2)設計方案,包括研究方法,觀察項目,經(jīng)費來源和分配方法,儀器設備情況,預期實驗結果等
(3)參加該項研究的人員名單及分工情況
(4)研究工作日程表,包括工作開始日期,研究進度,預計完成日期等,應該在研究工作開始前有通盤考慮和計劃。
六、論述題
1.試述衛(wèi)生部科學研究基金的基金申報條件和申請要求。
答:
(1)基金的申報條件:
1)申報項目要求科研學術思想新穎,立體根據(jù)充分
2)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合理,科學,切實可行
3)研究具有重要科學價值或效益
4)有良好的專業(yè)研究基礎以及能深入開展研究工作的基礎條件
5)研究具有國內(nèi)先進水平,可望在2-4年內(nèi)取得預期效果
6)經(jīng)費預算實事求是。
(2)申請要求:
1)申請衛(wèi)生部科學研究基金的人員,必須是實際主持和從事申請課題研究工作中具有中級以上專業(yè)技術職務的科技工作者
2)申請必需按衛(wèi)生部科學研究基金規(guī)定的內(nèi)容逐項填寫“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科學研究基金申請書”。
2.論述在護理研究過程中應考慮及注意點。
答:
(1)研究對象的復雜性:護理研究對象多是病人,人的個體差異大,他們除在形態(tài),生理等生物屬性方面存在差異外,還有語言,思維,社會活動等方面的差異,這些因素都會增加科研的復雜性 .因此在研究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研究對象(樣本)的心理,生理,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是獲得的信息更接近真實,減小誤差。
(2)測量指標的不穩(wěn)定:由于個體在生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等多方面存在差異,故測量指標的結果變異性大,離散度大,特別是有些指標(觀察項目)不能直接獲得資料,需采用間接方法,則更加誤差 .所以先要通過嚴謹?shù)脑O計,并注意進行精細的觀察和測量,正確處理數(shù)據(jù)的綜合分析,才能得到較準確和客觀的結果。
(3)臨床研究的特殊性:護理研究對象大多是病人,在病人身上進行科研工作,需特別注意到研究過程應對病人健康不會帶來不良影響,沒有增加病人任何痛苦,也不能延誤病人的治療或促進病情發(fā)展,同時也不增加病人的經(jīng)濟負擔等,這是臨床科研道德和倫理所要求的 .故對待研究工作必須持有嚴謹?shù)目茖W的度。
3.論述觀察指標選擇的基本要求和目的。
答:
(1)觀察指標選擇的基本要求:
1)能具有達到預期目的的性能
2)要能如實反映研究設計的目的
3)能使觀察者從中獲得準確的結果和科學的判斷。
(2)在選擇觀察項目過程中,應注意指標的:
1)客觀性,客觀指標多采用儀器,化驗等方法測量數(shù)據(jù)
2)合理性,指所選指標能準確反映的內(nèi)容,且具有特異性
3)靈敏性,所選的指標其靈敏度應能反映出指標真正的效果
4)關聯(lián)性
5)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此外,還應注意可行性即應考慮所確定的指標能否達到,這與研究的儀器設備,經(jīng)費,技術等方面是否充分和有無保證是非常密切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