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華課網(wǎng)校 >> 自考 >> 模擬試題 >> 醫(yī)學類 >> 護理學基礎 >> 文章內(nèi)容

排行熱點

2018自考護理學基礎模擬試題(4)_第2頁

來源:華課網(wǎng)校  [2017年12月20日]  【

  二、填空題

  1.物理消毒滅菌法,是利用(熱力)和(光照)等物理作用,使微生物的蛋白質(zhì)及酶變性凝固,已達到滅菌的目的

  2.常用的化學消毒滅菌法有(浸泡法 熏蒸法 擦拭法 噴霧法)

  3.煮沸消毒法在水中加入(碳酸氫鈉),配成濃度為(1%-2% )的溶液,沸點可達到105℃,除增強(殺菌)作用外,還有(去污除銹)作用。 4.滅菌后的無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其有效期是(7)天。

  5.紫外線燈消毒空氣時,有效距離不超過(2)米,照射時間不少于(30)分鐘。消毒物品時,有效距離為(25-60)厘米,照射時間不少于(20)分鐘。 6.無菌持物鉗浸泡在消毒液中,液面以浸沒軸節(jié)(2-3cm)以上或鑷子的(1/2)為宜。

  7。搪瓷類物品應穩(wěn)輕放,避免與(強酸 強堿)接觸,勿用(粗糙 )物摩擦,以保持瓷面。

  8.嚴密隔離適用于經(jīng)(飛沫 分泌物 排泄物)直接或間接傳播的烈性傳染病,如(霍亂 鼠疫)等。

  9.醫(yī)院供應室房間安排布局要科學合理,內(nèi)部要明確劃分為(污染區(qū) 清潔區(qū))和(無菌區(qū)),并采取強制性由污到凈的通行路線。 10.半污染區(qū)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qū)域,如病區(qū)的(走廊 化驗室)等

  三、名詞解釋

  1.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繁殖題,但不包括細菌芽孢的過程

  2 滅菌:是指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細菌芽孢的過程。

  3 無菌技術:是指在醫(yī)療護理操作過程中,保持無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傳播給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技術和管理方法,是預防醫(yī)院感染的一項重要而基礎的措施。

  4 隔離:分為傳染病隔離和保護性隔離。傳染病隔離是指處于傳染期的傳染病病人、可疑傳染病病人及病原攜帶著安置在特定區(qū)域,與一般人群暫時分離,縮小污染范圍,減少傳染病傳播機會,同時,也便于污染物的集中消毒及處理;保護性隔離是指將免疫功能極度低下的少數(shù)易感者置于基本無菌的環(huán)境中,使其免受感染。

  四、簡答題

  1.壓力蒸汽滅菌過程應注意哪些事項?

  (1)器械或物品滅菌前必須洗凈并晾干或擦干。 (2)滅菌包的體積不大于30cm×30cm×25cm。

  (3)滅菌包放置合理,各包之間留有空隙,布類物品放于金屬、搪瓷類物品之上。

  (4)盛裝物品的容器應有孔,必要時將容器蓋打開,以利于蒸汽進入。

  (5)被滅菌物品待干燥后才能取出。 (6)隨時觀察壓力及溫度情況。 (7)定期監(jiān)測滅菌效果。

  2.簡述化學消毒滅菌劑的使用原則?

  (1)根據(jù)物品的性能及不同微生物的特性選用恰當消毒劑。 (2)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有效濃度、消毒時間及使用方法。

  (3)消毒劑應定期更換,易揮發(fā)的要加蓋,并定期檢測,調(diào)整濃度。 (4)待消毒的物品必須洗凈、擦干。

  (5)消毒液中不能置放紗布、棉花等物,因這類物品可吸附消毒劑,降低消毒效力。

  (6)消毒后的物品須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后方可使用,以免消毒液刺激組織。

  3.皮膚消毒為什么不用95%乙醇?

  95%乙醇能使菌體蛋白迅速凝固,形成堅固的菌膜,影響乙醇滲透到菌體內(nèi),降低滅菌效果。

  4.同一溫度條件下,為什么濕熱滅菌較干熱滅菌效果好?

  濕熱消毒滅菌是由空氣和水蒸氣導熱,傳熱快,穿透力強,透入菌體后,可使菌體胞膜膨脹、破裂,原漿流出,受熱凝固變性。同時蒸汽具有潛熱,能迅速提高滅菌物品的溫度,從而加強了滅菌的效果;干熱消毒滅菌是由空氣導熱,傳熱的速度較慢,故必須提高溫度和延長消毒時間,才能達到滅菌的目的。在同一溫度下,如:100℃,一般繁殖體在干熱下需經(jīng)1h才可被殺滅,而濕熱煮沸消毒只要5~10min即可殺滅。所以,濕熱滅菌較干熱滅菌的時間短,效果好。

  5.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1)環(huán)境清潔寬敞:環(huán)境要定期消毒,操作半小時需停止掃地、更換床單等工作,減少走動,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防止塵埃飛揚。 (2)無菌操作前,工作人員要衣帽整潔、洗手、戴口罩。

  (3)物品管理有序:①無菌物品必須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且有明顯標志。②無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氣中,應存放于無菌包或無菌容器中。③無菌包外需標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順序擺放。④取用無菌物品時應使用無菌持物鉗。⑤無菌物品一經(jīng)取出,雖未使用,也不得放回無菌容器內(nèi)。⑥物品疑有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應予更換并重新滅菌。

  (4)明確無菌區(qū)與非無菌區(qū):操作者身體應與無菌區(qū)保持一定距離;取放無菌物品時,應面向無菌區(qū);手臂應保持在腰部或治療臺面以上,不可跨越無菌區(qū),手不可接觸無菌物品;避免面對無菌區(qū)談笑、咳嗽、打噴嚏;未經(jīng)消毒的物品不可觸及無菌物品或跨越無菌區(qū)域。 5)一套無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五、論述題

  1.在無菌操作時,舉例說明未經(jīng)消毒的手不可觸及的物品及區(qū)域有哪些?

  (1)使用無菌持物鉗時,未經(jīng)消毒的手不可觸及軸節(jié)以下部分。

  (2)打開無菌容器時,手不可觸及蓋的內(nèi)面及容器的邊緣和內(nèi)面。

  (3)鋪無菌盤時,手不可碰觸無菌治療巾上下兩層的內(nèi)面。 (4)取無菌溶液時,手不可觸及瓶口。

  (5)戴無菌手套時,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無菌手套的外面。

  2. 對于住院傳染病病人,護士應如何進行指導與援助?

  (1)向病人及家屬宣傳,執(zhí)行隔離的目的是為了控制傳染源。

  (2)病人進入病室或走出病室前,鞋底應在腳墊上搓擦,以防止交叉感染。

  (3)病人之間不能交換物品、書報、食品等。病人的生活污水、垃圾、剩余食品須倒入指定的容器內(nèi)。任何落地的物品都需經(jīng)消毒后才能使用。(4)病人接觸公共物品時,如水龍頭、電源開關、門把等,應用避污紙,用后的避污紙投入指定容器內(nèi)。

  (5)指導探視者正確使用口罩、隔離衣、手套、避污紙,學會衛(wèi)生洗手法,并督促自覺執(zhí)行隔離預防措施,以保護探視者不受污染。

  (6)出院時病人須經(jīng)沐浴、更衣等衛(wèi)生處置。然后從清潔通道出去。任何個人物品,包括錢幣、票證等,須經(jīng)消毒后,方可帶回。

首頁 1 2 尾頁
責編:chaoli960214
河间市| 东乌珠穆沁旗| 青浦区| 奇台县| 定西市| 济宁市| 五常市| 伊春市| 镇巴县| 玉门市| 乐至县| 洛宁县| 肥东县| 鹤庆县| 濮阳市| 当雄县| 宣化县| 龙泉市| 台前县| 富源县| 区。| 洮南市| 潮州市| 东方市| 江永县| 南部县| 思南县| 防城港市| 会同县| 嘉鱼县| 嘉荫县| 喀什市| 资中县| 兰考县| 五大连池市| 育儿| 常山县| 舟曲县| 棋牌| 丹阳市| 新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