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華課網校 >> 自考 >> 模擬試題 >> 醫(yī)學類 >> 人際關系心理學 >> 文章內容

排行熱點

自考《人際關系心理學》章節(jié)練習題:第九章_第3頁

來源:華課網校  [2017年3月27日]  【

  三、判斷題

  1、群體規(guī)范都是有明文規(guī)定的。(× )

  2、遵從所來自的群體的壓力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是“想象的”!

  3、在群體活動中個體作出努力一般都會比單獨完成時偏多。(× )

  4、女子比男子更容易遵從。( ×)

  5、大部分群體規(guī)范是非正式的、約定俗成的。(√ )

  6、遵從行為的結果沒有好與壞的區(qū)分。( √ )

  7、社會要求所有的成員都必須采取一定形式的遵從。( √ )

  8、群體壓力并不能迫使個體改變其行為,并采取行動。( ×)

  9、遵從僅存在于人們行為的膚淺的表面水平。( ×)

  10、人們個性當中的偏見不會對個體的遵從行為發(fā)生影響。( ×)

  11、具有遵從特征的人在相同的情景下都會屈從群體的壓力。(× )

  12、群體對個體施加的壓力使其遵從的兩種形式是不會共同作用于同一個體的。( ×)

  13、群體的分歧有損于群體成員對群體的遵從行為的發(fā)生。( √ )

  14、權威人物的存在不容易對個體的遵從行為發(fā)生影響。( × )

  15、具有非遵從行為的人對社會是有害的。( ×)

  16、個體之間的感染行為中主要傳遞的是情緒。( √ )

  17、個體間情緒的感染是在環(huán)境的高壓下產生的。( × )

  18、個體模仿他人行為的過程是個人社會化的手段。( √ )

  19、社會輿論是道德關系和人際關系的一種表現 。( √ )

  20、輿論的發(fā)生總是起源于社會上所發(fā)生的特殊事件或違反社會規(guī)范的特殊行為。( √ )

  21、牢騷常常是在與他人相互比較時產生的。( √ )

  22、成千上萬的人喜歡喝茶,你也喜歡喝茶,這是一種遵從行為。(× )

  23、在遵從行為的發(fā)生中,群體的信息壓力和群體規(guī)范性社會壓力,通常是共存的。( √ )

  24、牢騷的本質是社會輿論的表現。( √ )

  四、名詞解釋

  1.去個性化是指處在群體中的個體不是以個人的方式來行動而是溶化于群體中,喪失個體可辨別的一種狀態(tài)。群體中的去個性化程度將會極大地影響群體中遵從的程度。

  2.遵從是由于群體成員行為或信念上的改變,這種改變是真實的或想象的群體壓力的結果。

  3.社會助長作用是指他人在場或他人一起活動可以促進行動效率的提高。

  4.感染:由榜樣解除內心約束就是行為的感染。

  5.模仿就是在沒有外界控制的條件下,個體仿效他人行為舉止而引起與之相類似的行為活動。

  6.時尚又稱時髦,指在一定時期內社會上或一個群體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數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為模式。

  7.社會輿論、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是眾人對普遍關注的社會事件和社會問題公開表達的一致意見,或者說是信息溝通后的一種共鳴。

  8.社會風氣是指社會上或者某個群體內,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相仿效和傳播流行的觀念、愛好、習慣、傳統(tǒng)和行為。

  9.反模仿是指個體觀察了群體中其他人的行為后,采取了一種與他們對立的行為,或者相反而極端的行為。

  10.獨立是指個體對如何行動作出自己的決定,而不是簡單地對群體壓力作出反應。

  11.簡單地服從是指個體保留他的個人觀念而僅僅改變其公開行為。

  12.內心接受是指既在公開行為上又在私下態(tài)度上與群體相一致的行為。

  13.群體規(guī)范是指群體所確立的行為標準。

  14.社會助長指他人在場或他人一起活動可以促進行動效率的提高。

責編:zhangjing0102
常德市| 雷山县| 光泽县| 蒙阴县| 得荣县| 广饶县| 潞城市| 瓦房店市| 什邡市| 大化| 信宜市| 论坛| 逊克县| 社旗县| 文昌市| 南江县| 南投县| 克什克腾旗| 永善县| 手机| 改则县| 黄陵县| 新龙县| 汝州市| 鹿泉市| 龙里县| 泗水县| 新余市| 东城区| 日喀则市| 北辰区| 青铜峡市| 延津县| 图们市| 上思县| 吉林省| 东宁县| 新巴尔虎左旗| 视频| 宣武区| 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