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肉桂的商品名有:桂通(官桂)、企邊桂、板桂、桂碎。
52、具晶鞘纖維的藥材有黃柏、雞血藤、甘草、番瀉葉等。
53、煅燒時產生強烈的酸臭味的中藥是雄黃。
54、細小顆粒狀,色紅明亮,觸之不染手的天然朱砂是朱寶砂。
55、果皮的結構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內果皮。
56、以動物的分泌物入藥的有麝香、蟾酥等。
57、唇形科類中藥有廣藿香、益母草、薄荷等。
58、白頭翁現(xiàn)在用毛茛科白頭翁的干燥根。
59、只有粉防己含有肌肉松弛劑成分,可用作“漢肌松”的原料。
61、細胞內含物的鑒定:①淀粉粒:用醋酸甘油試液或蒸餾水裝片;②菊糖:水合氯醛液裝片不加熱觀察;③草酸鈣結晶:水合氯醛透化。
62、有多環(huán)性同心環(huán)維管束的有牛膝、商陸等,附加維管束的有何首烏,內含韌皮部有華山參。
63、附子的加工品有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
64、黃芪是豆科植物中極少數(shù)不含晶纖維的中藥。
65、西洋參的香氣比人參更濃,樹脂道更多。
66、當歸有紡錘形韌皮薄壁細胞。
67、黨參既含菊糖又含淀粉。
68、白術導管群中部有纖維束圍繞形成棱形。
69、蒼術有朱砂點,起霜,針晶。
70、白附子習稱“禹白附”,關白附為毛茛科紅花烏頭的根。
71、松貝是百合科川貝母、暗紫貝母;青貝是百合科甘肅貝母;爐貝是百合科梭砂貝母。
72、含砂晶的有牛膝、秦皮、洋金花、地骨皮等。
73、含簇晶的藥材有大黃、何首烏、白芍、丹皮、番瀉葉、人參、三七等。
74、厚樸粉末為棕色,石細胞眾多,含黃棕色油狀物,細胞壁木化,纖維壁很厚,稀有草酸鈣方晶。
75、氣孔指數(shù)是植物葉的單位面積上的氣孔數(shù)與表皮細胞數(shù)的比例。柵欄比是一個表皮細胞下的平均柵欄細胞數(shù)。
76、等面葉的植物有番瀉葉、桉葉、夾竹桃葉等。
77、金銀花、洋金花有腺毛、非腺毛、簇晶等。
78、丁香粉末油室眾多,花粉粒極面觀略呈三角形,赤道面觀雙凸鏡形,纖維呈梭狀,草酸鈣簇晶極多。
79、含菊糖的中藥有桔梗、白術、木香、黨參等。
80、葉柄殘基斷面有黃白色維管束5-13個,環(huán)列 (綿馬貫眾)
81、有“星點”(異常維管束)環(huán)列或散在 (大黃)
82、斷面可見黃白色小點(異常維管束)斷續(xù)列成2-4輪同心環(huán) (牛膝,川牛膝)
83、斷面可見大理石樣花紋(檳榔)
84、藥材表面常見發(fā)亮的結晶 牡丹皮 厚樸
85、斷面有銀白色膠絲 杜仲
86、形似毛筆頭 辛夷
87、“珍珠盤”——銀柴胡;“金包頭”——知母;“火炬頭”,“連三朵”——款冬花;“釘頭”——赭石;“通天眼”——羚羊角;“鐵線紋”,“珍珠疙瘩”——山參;“馬牙柱”——合成朱砂;
“虎牙”——砍茸;“蓮花”——馬鹿茸;“血片”,“蛋黃片”——鹿茸飲片
88、血竭的性狀鑒別可歸綱為:“外色黑似鐵,研粉紅似血;鹑紗鼙乔唬阆癖郊姿帷。
89、金櫻子的性狀鑒別可歸納為:“倒卵似花瓶。頂端有花萼,棕色赤小點。撥開花托后,內有小瘦果。包有黃絨毛,美人把衣脫”。
90、蘄蛇的性狀鑒別為:“龍頭虎口翹鼻頭,方勝連珠佛指甲”。
91、十字花科植物含有芥子苷,聯(lián)想到圣經中的“十誡(芥)”。
92、樟科植物肉桂,可聯(lián)想“獐肉”。 肉桂主產廣西,廣西的簡稱不就是“桂”嗎?
93、水龍骨科植物石韋,想到“水滴石穿”。
94、廣地龍的動物來源是參環(huán)毛蚓,聯(lián)想“廣東——深(參)圳”。
95、多來源的:大黃——蓼科,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藥用大黃;
黃連——毛茛科,黃連(味連)、三角葉黃連(雅連)、云連;
麻黃——麻黃科,草麻黃、木賊麻黃、中麻黃。
川貝母——百合科,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太白貝母、瓦布貝母——鱗莖
96、特殊藥用部位:西紅花——鳶尾科番紅花干燥柱頭;
冬蟲夏草——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菌寄生在鱗翅目蝙蝠蛾科昆蟲蝙蝠蛾幼蟲上的子座(子實體)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
97、白芍忌鐵器,用竹刀刮去外皮。
98、紅花在花冠由黃變紅時擇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時采收。
99.莖皮類中藥橫切:厚樸;根皮類中藥橫切:牡丹皮;雙子葉植物兩面葉:薄荷;雙子葉植物等面葉:番瀉葉;單子葉植物葉,禾本科:淡竹葉;
100、麻黃類莖組織構造:次生,三種麻黃。雙子葉植物莖組織構造:次生,金錢草,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