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填空題(每空1.5分,共15分)
1.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討論了《關于進一步改進會議和領導同志活動新聞報道的意見》,會議提出,新聞單位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努力使新聞報道做到“三貼近”,即 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 。
2.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認為事實是新聞的 本源 ,新聞是事實的反映(或報道)。
3.世界上廣播電視體制基本分為三個類型:以美國為代表的 商業(yè) 廣播電視制度,以英國和大部分西歐國家為代表的以 公共廣播電視 為主的雙軌制,少數(shù)歐洲國家和大部分發(fā)展中國家盛行的政府控制國有制。
4.我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中明確規(guī)定禁止廣播電視節(jié)目中出現(xiàn)以下內容:(1)危害國家的統(tǒng)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2)危害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3) 煽動民族分裂的 ,破壞民族團結的;(4) 泄露國家機密 ;(5)誹謗、侮辱他人的;(6)宣傳淫穢、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5.我國著作權法保護如下幾類作品:(1)文字作品;(2) 口述作品 ;(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4)美術、建筑作品;(5)攝影作品;(6)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7)工程設計圖、產(chǎn)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擬作品;(8)計算機軟件;(9)民間文學藝術作品;(10)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作品。
6.我國《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一百一十條規(guī)定,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或者情報的,處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 (填年限)有期徒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 十年以上 (填年限)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7.我們在新聞實踐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時要做到堅持辯證法,防止 片面性 。
二、選擇題(每題1.5分,共15分;每題的四個選擇中只有一個最佳選擇)
1. 第一個明確提出“政治家辦報”思想的人是 ___C___。
A、馬克思;
B、列寧;
C、毛澤東;
D、江澤民。
2. 數(shù)字電視的特點是___A___。
A 、利用數(shù)字壓縮技術,提高頻率資源的利用率;提高電視圖像和聲音的傳輸和接收質量:可以實現(xiàn)雙向、互動傳播,由被動收看轉變?yōu)榻换シ绞?還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數(shù)據(jù)廣播;
B、利用數(shù)字壓縮技術,提高頻率資源的利用率;提高電視圖像和聲音的傳輸和接收質量;觀眾收看節(jié)目的形式是單向的;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數(shù)據(jù)廣播;
C、利用數(shù)字壓縮技術,提高頻率資源的利用率;提高電視圖像和聲音的傳輸和接收質量;觀眾收看節(jié)目的形式,由被動收看轉變?yōu)榻换シ绞?但是不能提供其它形式的數(shù)據(jù)廣播;
D、頻率資源利用率不高;但能改善電視圖像和聲音的傳輸和接收質量;觀眾收看節(jié)目的形式,由被動收看轉變?yōu)榻换シ绞?可以提供其它形式的數(shù)據(jù)廣播。
3. 為社會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求“新”與求“真”,是記者這一職業(yè)的____B__。
A、重要特色;
B、最基本的價值取向與目標追求;
C、階級屬性的體現(xiàn);
D、全部內涵。
4. 播發(fā)虛假新聞需要承擔的責任是___D___。
A、沒有任何責任;
B、只有紀律責任,沒有法律責任;
C、如果損害他人名譽承擔民事侵權責任,除此沒有其他法律責任;
D、除了民事法律責任還可能導致行政法律責任。
5. 我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0日)第十二條規(guī)定,我國廣播電臺、電視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播音用語。需要使用外國語言為播音用語的,須經(jīng)___A___批準。
A、國務院廣播電視主管部門;
B、國家語委;
C、中宣部;
D、國家新聞出版總署。
6. 關于當前新聞改革,錯誤的說法是__D____。
A、新聞改革勢在必行;
B、新聞改革要強化新聞事業(yè)作為黨、政府和人民耳目喉舌作用;
C、新聞改革重在提高新聞輿論引導水平;
D、新聞改革的最大障礙是黨性原則。
7.《中國打開了電視》的作者是__A____。
A、魯爾;
B、伊文思;
C、莫理循;
D、魯?shù)稀?/P>
8. 新聞事業(yè)的黨性原則表現(xiàn)為___C___。
A、具體每一篇新聞報道的觀點都應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B、新聞報道應遵循真實性的原則;
C、新聞事業(yè)自覺地為其所屬的階級及政黨服務;
D、新聞宣傳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方向。
9. 記者在采訪中要規(guī)避的禁區(qū)主要有國家機密、未成年人犯罪、隱私和__A____。
A、商業(yè)機密;
B、批評性報道;
C、政府會議;
D、法庭報道。
10.最早將黨性與黨的新聞工作聯(lián)系起來,要求黨報編輯增強黨性的無產(chǎn)階級領袖是__C____。
A、馬克思;
B、恩格斯;
C、列寧;
D、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