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華課網(wǎng)校 >> 自考 >> 模擬試題 >> 文學類 >>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 >> 文章內(nèi)容

排行熱點

自考《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章節(jié)復習題:第七章_第2頁

來源:華課網(wǎng)校  [2017年8月8日]  【

  分析評價《家》的思想成就

  《家》的思想成就有三方面:

  一、揭露和控訴的封建大家庭罪惡。這集中表現(xiàn)在三個年輕女性的悲劇中。

  梅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犧牲品。她是舊式才女,與覺新青梅竹馬。但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使有情人不能成眷屬。封建婚姻給她帶來的是不幸、痛苦,最終抑郁而死。

  鳴鳳死于封建家奴制。高老太爺把她送給六十來歲的馮樂三為妾,她最終以投湖自盡的方式來抗議黑暗的社會。

  瑞玨是封建倫理和迷信的犧牲品。她溫柔賢淑,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對梅也是感情真純。但封建倫理和迷信導致瑞玨難產(chǎn)而死。

  這一切的悲劇都是由于封建家長制。三位女性的悲劇及高家的一切罪惡,都和封建家長制及其代表人物高老太爺有關。家長制使高家這個典型的中國舊式大家庭成為一個罪惡的深淵和黑暗的王國。

  二、《家》表現(xiàn)和贊頌了年輕一代民主主義的覺醒及其反封建斗爭。

  高家的第三代中的覺民、覺慧就是覺醒青年的代表。

  覺慧在學校里參加了反對軍閥的學潮,和同學一起半反封建的刊物,在家里支持覺民抗婚,怒斥“捉鬼”鬧劇,并離家出走到社會上去,成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

  覺民是個個性主義者。他和琴的自由戀愛,反對封建包辦婚姻,決然離家抗婚。

  覺慧、覺民代表著一種生氣勃勃的青春力量,一種反對封建的叛逆力量。

  三、對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在時代潮流沖擊下趨向沒落、崩潰的描寫。

  高家是官僚地主家庭,成都北門首富,書香門第。表面上很融洽,內(nèi)里卻極其腐朽。第二代克安、克定便是高家腐朽的敗家子的代表。克定在外面吃喝嫖賭。克安和他狼狽為奸。這個大家庭經(jīng)濟上揮霍虧空,精神上腐朽分裂。高老太爺一死,克定等在靈堂前就把家分了個徹底,“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崩潰解體了。

  內(nèi)部的腐敗導致大家庭徹底崩潰,時代潮流沖擊下產(chǎn)生的新生代進一步敲響了封建家庭的喪鐘,使小說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

  分析《家》中覺新的形象

  覺新是一個復雜性格的人物。他是一個清醒認識到自己悲劇命運的懦夫。

  1、 自愿的犧牲自己。因為受到過五四新思潮和反封建的新空氣的影響,他切身認識到封建家庭制度必然崩潰的命運。但他受到的封建教育和封建家庭倫理觀念的影響太深,作為封建家庭的“孝子賢孫”,使他自愿地挑起家庭的擔子。他自愿為家庭犧牲自己,不敢反抗。

  2、 他是一個自覺的懦夫,對封建家長的專制意志處處退讓、順從甚至做幫兇。他犧牲了梅、瑞玨,還勸說覺民接受高老太爺定的馮家的親事。

  為了維護封建家庭他付出了自己和親人的慘重代價。覺新的悲劇是封建末世的封建知識分子的悲劇。他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命運,由此產(chǎn)生了絕望、悲觀等心態(tài)。這一形象對現(xiàn)代中國的某些知識分子具有很大概括力。

  簡析《家》中高老太爺?shù)男蜗?/P>

  高老太爺是封建制度的人格化。

  1、 高家的家長,依借封建制度和倫理道德來統(tǒng)治這個大家庭。他是高家一切悲劇的元兇。他要抱承重孫,于是依封建婚姻制度而造成了梅和覺新的悲劇;把鳴鳳送給馮樂三為妾;甚至在他死后還受到迷信保護造成瑞玨的悲劇。但他對兒孫也有溫情的一面,這是表現(xiàn)了他實現(xiàn)“四世同堂”家庭形式的一種滿足。

  2、 高老太爺是封建末世的家長制代表人物,他是在理想幻滅極度失望后病死的。臨死前他破天荒地答應取消覺民婚事要覺民覺慧不要走,是他為維護封建大家庭所做的最后的努力。他是帶著幻滅感死去的。他的死具有象征意義,敲響了封建制度的喪鐘。

  簡析《家》中覺慧的形象

  覺慧是封建家庭大膽而幼稚的叛逆者。

  大膽表現(xiàn)在:他受五四思想影響,以改造天下為己任,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在學校里參加了反對軍閥的學潮,和同學一起半反封建的刊物,在家里中,和鳴鳳戀愛,支持覺民抗婚,怒斥“捉鬼”鬧劇。他極端憎恨這個家庭,第一個沖出封建家庭的牢籠,成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代表著青年人追求真理的道路。

  幼稚表現(xiàn)在:他以個性解放為武器,對封建家庭的認識是個逐漸的過程。

  覺慧是五四時期具有民主主義覺悟的知識青年形象,舊家庭禮教叛逆者的形象。

  分析《寒夜》的思想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最后一部長篇小說,標志著巴金在現(xiàn)實主義藝術探索中所達到的最高成就。他寫這部小說是為了“控訴舊社會、控訴舊制度”,是為了“宣判舊社會、舊制度的死刑”。小說是通過三個小人物的感情糾葛和凄涼命運來展示這一主題的。

  小說描寫一個走向崩潰的家,是一個新文化運動中的新型家庭模式:

  汪文宣和妻子都是新文化運動的產(chǎn)物,他們大學畢業(yè),追求愛情與理想的統(tǒng)一,對生活充滿著信心和勇氣。由于貧困與疾病的折磨,特別是在長期仰人鼻息的社會環(huán)境中討生活,他們的理想都發(fā)生了巨大扭曲。

  汪文宣成了一個可憐的小公務員,懦弱、多病。曾樹生則憑著美色當了資本家銀行的“花瓶”。這種貧困以及心理的沉重負擔給家庭帶嚴重危機。加之汪文宣的母親的加入,婆媳不和使原有潛在的感情矛盾進一步復雜化,終于陷入無以自拔的悲劇。最終,曾樹生隨人而去,汪文宣在吐血中身亡。

  簡析《寒夜》的藝術特點

  《寒夜》在藝術上達到了巴金所追求的無技巧的境界,風格樸素自然,是巴金最優(yōu)秀、成熟的現(xiàn)實主義杰作。

  1、 抗戰(zhàn)時重慶的典型環(huán)境和這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的最普通的小人物悲劇性格和命運,揭示出人物命運的社會根源。

  2、 情節(jié)發(fā)展在日常生活瑣事中推進;結構布局,一切象現(xiàn)實生活本身一樣流動。

  3、 人物平凡,具有復雜性格和復雜感情。

  4、 大量的客觀生活細節(jié)和日常生活瑣事的描寫支撐了小說的框架,這使得作品逼近生活,表現(xiàn)出一種與現(xiàn)實生活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

  簡析《寒夜》中汪文宣的性格

  《寒夜》的主人公汪文宣是個為了生活在圖書公司整天埋首做校對工作的小公務員。菲薄的工資、貧困的生活,、庸俗勢力的社會、仰人鼻息的環(huán)境,使汪文宣曾樹生年輕有為的性格發(fā)生扭曲。汪文宣善良而懦弱無能,雖勤勞做事但仍受歧視,因正派不善巴結而心情郁結。家庭少有歡樂,婆媳經(jīng)常不和吵架,使得他左右為難。在單位受氣,在家又兩面受氣,終于肺病發(fā)作死亡。

  簡析《寒夜》中曾樹生的性格

  曾樹生是個個人主義者。

  健康、漂亮、追求幸福和自由,她無法容忍丈夫毫無生氣的生活方式和婆婆的惡語中傷,整個家庭都籠罩著一股死亡的氣息,她感到了壓抑,并本能地企圖擺脫這種壓抑,于是她面臨著道德的抉擇和感情的折磨。最終因受不住生活希望的誘惑而離棄了丈夫和家庭。完全是一種個人意義上的追求幸福。因而也談不上是追求個性解放的資產(chǎn)階級女性;她只是一個困境中企圖拯救自己的婦女,她靠自己的選擇來確定自己的生活價值意義。

  因此,在這個人物身上產(chǎn)生出一種反道德、重自我的新型現(xiàn)代女性的道德特征。

首頁 1 2 尾頁
責編:zhangjing0102
德江县| 当涂县| 资兴市| 蓬溪县| 天峻县| 株洲县| 德化县| 志丹县| 辛集市| 迁西县| 峨边| 介休市| 乌拉特后旗| 陇西县| 华安县| 安仁县| 贡嘎县| 北辰区| 嘉善县| 安阳市| 阳东县| 龙山县| 闸北区| 延吉市| 如东县| 浦城县| 含山县| 五指山市| 海安县| 龙里县| 兴宁市| 阿坝| 灵石县| 朝阳区| 沙田区| 留坝县| 调兵山市| 藁城市| 宁都县| 阿合奇县|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