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一分為二”之說的提出者是( )
A、韓愈
B、程頤
C、張載
D、朱熹
【參考答案】:D
14、道教全真派的創(chuàng)立者是( )
A、丘處機
B、寇謙之
C、王重陽
D、陸修靜
【參考答案】:C
15、 在一定時代、一定的社會條件下,行政機構(gòu)對文化領(lǐng)域的問題所頒布的相關(guān)規(guī)定和對策原則都屬于( )
A、民族政策
B、宗教政策
C、文化政策
D、文藝政策
【參考答案】:C
16、 人類文化行為的發(fā)生大都建立在的基礎(chǔ)之上。 ( )
A、語言
B、書籍
C、文字
D、計算機
【參考答案】:A
17、 按照傳統(tǒng)分類,我國分為大菜系。( )
A、六
B、七
C、八
D、九
【參考答案】:C
18、 鄧小平的“三個面向”思想提出于20世紀(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參考答案】:C
19、 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匯,第一次從漢到唐這段時間是佛教的傳入,它是由哪個國家傳入的?( )
A、印度
B、阿富汗
C、泰國
D、尼泊爾
【參考答案】:A
20、 我國火藥的發(fā)明大約在( )
A、明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參考答案】:C
21、 佛教的基本教義是( )
A、“二諦”法
B、“四諦”法
C、輪回法
D、十二因緣
【參考答案】:B
22、 提出“創(chuàng)造一兼東西文明特質(zhì)、歐亞民族天才之世界的新文明”之預(yù)言的是( )
A、孫中山
B、蔡元培
C、李大釗
D、章太炎
【參考答案】:C
23、 顏真卿《元結(jié)墓碑》把“張維瑾”寫作“張瑾”,是為了避父諱“維貞”。這種避諱屬于( )
A、缺筆避諱
B、拆字避諱
C、刪字避諱
D、改字避諱
【參考答案】:C
24、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重農(nóng)抑商政策的時期是( )
A、西周
B、東周
C、秦朝
D、西漢
【參考答案】:A
25、 我國古人觀測天象的目的是( )
A、預(yù)測天氣
B、研究天體運行
C、研究太陽
D、用天象的變化預(yù)卜人閱的禍福
【參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