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詞解釋
1.電視采訪:是指電視新聞工作者利用電視技術中一切可以兼容的手段,為實現(xiàn)新聞的大眾傳播而進行的素材采集活動
2.全息思維:是指電視記者對現(xiàn)場的各個領域都要留意和關照,對各種不同的信息形態(tài)都要保持高度的敏感。
3.新聞敏感:是指記者及時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以及對人物、時間等新聞事實的新聞價值含量進行迅速判斷的感知能力。
4.策劃:是指記者對自己的采訪行為進行優(yōu)化和選擇,以保證以最佳方式取得第一手材料的事前準備活動。策劃是解決電視采訪中主客觀矛盾的需要。
5.現(xiàn)場:是指新聞事件發(fā)生的真事時間和真實空間。
6.同期聲:也可叫“有源音箱”,是指錄自現(xiàn)實生活,并源自電視畫面自身形象的(客觀音響),是記者在電視采訪中進行現(xiàn)場判斷、選擇和記錄的又一個重點。同期聲主要來自人與自然,包括人物的有聲語言、人與環(huán)境發(fā)生碰撞以及自然自身發(fā)出的種種音響、有源的音樂等。
7.電話采訪:是指記者通過電話,對異地的當事人、見證人或現(xiàn)場記者進行聲音訪談式的信息搜集方式。
8.體態(tài)語言:有叫人體語言,動作語言,無聲語言,行為語言等。它是用表情,手勢,顏色,姿態(tài)等傳遞信息,表達情感的輔助工具,是一種伴隨語言。
四.簡答題
1.電視記者的素質要求
答:①新聞敏感(記者的新聞感知解決新聞的來源,會影響新聞的數(shù)量和質量)
②知識與閱歷(記者應具備廣播的知識和豐富的閱歷,并在實踐中不斷更新知識)
③政治素質(記者應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并深入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
④社會活動能力(記者應培養(yǎng)與人交往的能力,與所有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塑造樸素的個性)
2.記者工作作風的要求
①寫作分工,團結作戰(zhàn)(沒有集體協(xié)作就沒有電視直播)
②雷厲風行,嚴謹快捷(電視采訪要求記者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xiàn)場)
、蹛圩o電視攝錄設備(無論在多艱苦的采訪環(huán)境中,電視記者必須保護好自己的設備)
、苡赂翌B強,不怕犧牲(記者為采訪到自己想要的素材,需付出頑強的努力,并學會保護自己)
、萘疂嵶月(學會客觀公正,拒絕誘惑)
3.電視記者的思維特點
答:①形象思維
②理性思維
、坶_放性思維
④全息思維
4.電視記者采訪線索的渠道通常有哪些?
答:①記者自己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記者個體的構思和集體的構思)
、趶恼髦鞴懿块T獲得線索(1.每一項新政策的出臺都是重要的新聞線索 2.重大的政治事件需要傳達政府的聲音 3.主管部門直接提供新聞事件的線索)
、蹚钠渌浇橹袑ふ揖索(1.不能原樣照搬其他媒介的內容,從報道角度和深度上有所發(fā)展 2.將報道形式電視化,發(fā)貨電視的優(yōu)勢)
、苡^眾上方、來信、來電、E-mail等提供采訪線索(1.觀眾身邊的新聞豐富多彩 2.使欄目更貼近觀眾)
⑤巡回采訪(設有專門的巡回采訪車)
、藓罄m(xù)新聞線索(對已經播發(fā)的新聞做追蹤式報道)
5.整體策劃的意義
答:①策劃是獲得采訪機會的需要
、陔娨暡稍L是一個協(xié)同作戰(zhàn)、分工合作的過程,需要事前的周密計劃,才能配合默契。
、垭娨曈浾呓槿氍F(xiàn)場如果缺少合理的策劃,則很容易破壞現(xiàn)場必要的原始信息。電視采訪是集體工作者,電視采訪時對現(xiàn)場的介入是采訪成敗關鍵之一。
、茈娨曈浾咴诂F(xiàn)場組織信息時,必須有一定的目的性。
、萃瓿晒(jié)目樣式的需要。電視記者在前期采訪時必須對后期完成的節(jié)目樣式
進行預先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