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華課網校 >> 自考 >> 模擬試題 >> 文學類 >> 現(xiàn)代漢語言 >> 文章內容

排行熱點

2018年自考現(xiàn)代漢語言?荚囶}及答案二_第4頁

來源:華課網校  [2018年9月14日]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6小題,每小題1分,共26分)

  1.A 2.B 3.D 4.C 5.B 6.B 7.A 8.D 9.D 10.C

  11.A 12.D 13.A 14.C 15.D 16.A 17.C 18.D 19.B 20.A

  21.B 22.A 23.B 24.B 25.D 26.A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27.CDE 28.BCD 29.AE 30.AD 31.DE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32.(1)形成關系指同級語法單位之間的功能性差別。即語素和語素組獲得造句功能就成為詞,詞和詞組獲得表達功能就成為句子,但各級語法單位所含成分的數(shù)量不一定增加。

  33.(1)義素是理論分析的結果,是一種不與語音形式相聯(lián)系的抽象的語義單位。

  (2)義項可以進一步分析為一束更小的語義構成成分的集合,這種由分析義項得到的語義特征叫義素。

  (3)例如,“哥哥”的詞義經過與同類的其他詞(如“弟弟、姐姐、妹妹”等)對比,可以得出它的義素:[同胞]、[男性]、[年長]。

  34.(1)全部字符都只跟語言單位中的音位相聯(lián)系的文字是音位文字。音位文字可分為“輔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全音位文字常常也簡稱音位文字。

  (2)例如,古腓尼基文字就是只表示輔音音位文字;古希臘文字既有表示輔音的字符,又有表示元音的字符,是全音位文字。

  35.(1)從同一種語言中分化出來的各個語言之間具有歷史同源關系,這種關系稱作語言的親屬關系。

  (2)語言的親屬關系是語言譜系分類的基礎。具有親屬關系(歷史同源關系)的各個語言就是親屬語言,歸屬為同一語系。

  (3)例如,漢語和藏語都來自原始漢藏語,他們之間有親屬關系,是親屬語言,歸屬漢藏語系。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6.(1)單純詞、合成詞是根據(jù)詞所包含多少個語素劃分的;單音節(jié)詞、多音節(jié)詞是根據(jù)詞所包含音節(jié)的數(shù)量劃分的。

  (2)合成詞一定是多音節(jié)詞,但單純詞不一定是單音節(jié)詞。

  (3)合成詞是多音節(jié)詞的例子,如“飛機”。單純詞是單音節(jié)詞的例子,如“書”。單純詞是多音節(jié)詞的例子,如譯音詞“沙發(fā)”,擬聲詞“轟隆”,連綿詞“逍遙”等。

  37.(1)語言符號的離散特征是指:語言并不是渾然一體的,而是可以分解成大小不等的組成成分。例如:“我找他”這句話,可以分解為“我”、“找他”兩個組成成分。“找他”又可以進一步分解為“找”和“他”兩個組成成分。

  (2)語言符號的線性特征是指:人們說話時,語言符號只能依時間的先后呈線性排列,正是在這中線性的排列中,語言符號之間才得以形成各種組合關系,產生各種不同的語法結構。例如,“我”和“找”這兩個語言符號只可能線性排列為“我找”和“找我”,前者形成主謂關系,后者形成動賓關系。

  (3)正是因為語言符號是離散的,才有可能依線性順序對這些語言符號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使有限的語言符號通過這種反復的重新組合,可以表達無限的信息和思想。

  38.(1)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的急劇變化會使社會的交際活動難以順利進行,這一性質要求語言必須有一定的穩(wěn)固性。例如漢語中“山、水、日、月、人、手、哭、笑”這些詞匯古今意義基本沒有變化,一直沿用至今。

  (2)社會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社會交際活動的內容也總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為滿足社會交際的需要,語言必須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例如“網吧”、“網蟲”就是隨著網絡技術發(fā)展出現(xiàn)的新詞匯。

  (3)穩(wěn)定和發(fā)展這兩個對立的要求決定了語言一方面不能不變,一方面又不能突然變,因此,語言的演變和發(fā)展只能以漸變的方式來進行。

  五、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39.A1:坐著挺好、顯著不高興、躺著不合適、走著累;

  A2:透著輕浮、聞著臭、吃著香;

  A3:看著傷心、聽著刺耳;

  B1:透著輕浮、顯著不高興;

  B2:坐著挺好、躺著不合適、走著累,聞著臭、吃著香;

  B3:看著傷心、聽著刺耳。

  40.(1)至少有三種意義,a他不能把某件事或某句話說得令人滿意;b“不好”是他說出來的話;c由他說出來的不好。

  (2)a和b是由句法結構關系不同造成的!罢f”和“不好”若按動補關系來理解,則為a;若按動賓關系理解,則為b。

  (3)c和a(或b)是由層次構造不同造成的。若按“他/說不好”來理解,則為a(或b);若按“他說/不好”來理解,則為c。

  六、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41小題10分,第42小題8分,共18分)

  41.(1)元輔音分析法以元輔音為基本分析單位,把音節(jié)結構分為V、C—V、V—C、C—V—C四種基本類型。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輔音。

  (2)聲韻調分析法以聲母、韻母、聲調為基本分析單位,更關注音節(jié)內部的結構層次。按照這種分析法,漢語的音節(jié)可以分為聲母、韻母、聲調三個部分。聲母指音節(jié)開頭的輔音,韻母指音節(jié)中聲母后面的整個部分,韻母又分成韻頭、韻腹、韻尾三個部分。例如漢語普通話“挑”[t‘iau55]里的[t‘]是聲母,[iau]是韻尾,[55]是聲調,在韻母[iau]里,[i]是韻頭。[a]是韻腹,[u]是韻尾。聲韻調分析法能夠比較好地揭示漢語音節(jié)內部的組合規(guī)律和整個語音系統(tǒng)的面貌,是漢語音節(jié)分析最基本的方法。

  (3)聲韻調分析法和元輔音分析法并不是對立的和互相排斥的,可以看作是音節(jié)結構分析的兩個不同層面。如果從元音和輔音出發(fā)進行音節(jié)結構分析,仍要考慮它們處于音節(jié)結構的位置和層次;如果從聲韻組合出發(fā)進行音節(jié)結構分析,也要考慮他們由哪些元音、輔音來具體實現(xiàn)。例如漢語普通話的聲母都是由單個輔音構成的,韻母是由元音或元音和元音、元音和輔音的組合構成的。

  42.(1)語言與民族文化的關系,一方面是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識決定了不同語言的某些表現(xiàn)形式,另一方面不同語言的某些表現(xiàn)形式又可以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識。

  (2)從文化到語言這頭看,通過考察不同民族的社會歷史和文化傳統(tǒng),可以幫助了解不同語言的特點。這方面的研究就是文化語言學。不同民族的社會歷史和文化傳統(tǒng)對語言的影響在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上最明顯。例如相同事物用不同的詞語表示,相同詞語有不同的意義和用法。適當舉例。

  (3)從語言到文化這頭看,通過分析不同語言的特點,可以幫助了解不同民族的社會歷史和文化傳統(tǒng)。這方面的研究就是語言文化學。這對于了解沒有歷史文獻資料的民族文化和早期歷史及史前史,都很有用處。適當舉例。

首頁 1 2 3 4 尾頁
責編:zj10160201
定陶县| 杭锦后旗| 周宁县| 奇台县| 唐山市| 河间市| 东丰县| 北宁市| 南和县| 安塞县| 玉溪市| 乐清市| 汉沽区| 乐昌市| 牙克石市| 望城县| 南丹县| 凯里市| 改则县| 扎兰屯市| 常熟市| 台州市| 南陵县| 虎林市| 崇礼县| 扎兰屯市| 金山区| 金寨县| 沭阳县| 青冈县| 安国市| 达尔| 新津县| 东平县| 大庆市| 岐山县| 宜君县| 石楼县| 漳州市| 阿坝| 泗阳县|